第78节(2 / 2)

吕布梗脖子:“不等!”

郭嘉拿起边上的酒坛子,打定主意不理这作幼稚行径的莽夫。

吕布重重地咳了一声,又把眼珠子偷偷转过去看郭嘉的反应。

郭嘉当没看见,开始斟酒。

吕布冷哼,画戟重重往他案上一搁,久经沙场的杀气霎时震得屋内的侍人一抖。

郭嘉还是没理他。

吕布不悦,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郭嘉却笑吟吟地继续斟酒:“嘉有一言……”

吕布见他总算做出反应,乐颠颠凑过去:“什么话?”

郭嘉要坑人简直一坑一个准,更别说吕布这种坑起来难度极低的了。

他神神秘秘地对吕布低声嘱咐一番。

吕布眼睛一亮,提起画戟就开始傻乎乎的绕着邺城跑圈儿了。

至于曹操为什么不打……因为现在是秋天。

乌桓刚刚接纳袁熙和袁尚,短时间内不会主动出击。可一到冬天,他们就必然会跑到幽州来劫掠。

由于在短时间内连克幽并两州的缘故,乌桓必然心生防备,现在曹操按兵不动,就是为了放松他们的警惕。

郭嘉提出的建议是打,而且是在他们刚退去的时候打,因为这时的乌桓恰恰是最没有防备的时候。

……

荆州。

这两年来,曹初已经很少听到叫嚣着让曹操把权力还给皇帝的话了。不说曹操的治下,就连刘表这里也没什么人会说这种话。

刘协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如果不是后世的影响太深刻,曹初几乎以为一切都很顺利。但也只是几乎而已。

她知道,之所以现在什么事都没有,是因为曹丞相做的事情还没有触碰到一些人的底线,一旦触碰到某个底线,立刻就会激起千层浪。

现在的曹操只是权臣,名义上没有多少逾越,大汉朝不缺权臣。

大汉能容忍像霍光一样的权臣,但是容忍不了王莽那种权臣。

但是,凭什么呢?

不说霍光的性质跟曹操半点不一样,就算一样,可霍光的后人又去哪了?

霍光是两百年前的权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居功甚伟,一生未曾起过反意。

可最终他除了身后的哀荣又得到了什么呢?他死后,整个霍家就被安了个谋反的罪名满门抄斩!

更别说曹操的性质跟霍光完全不同。如果曹操辛辛苦苦帮刘协打江山,天下平定之后真的归政于帝了,到头来别说曹昂他们几个,估计就连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都不会被放过。

很多时候,做某种事不是因为他想做,而是为了自保或者保全后人,不得不做。

曹初长叹一口气。

临走前,曹初又去了一趟隆中,并且很诚恳地想请诸葛亮出山。

今时不同往日,曹操已经不是刚刚把天子接到许都,面对袁绍还需要处处忍耐的人了。现在的北方基本上被他统一,当初不可一世的袁绍和袁术都败在了曹操的手中。而他又位居丞相,封武平侯,如今正是势力最强的一方诸侯。

刘表和刘璋都不是雄才之主,孙权虽年轻有为却受着地域的限制,毕竟这个年代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而刘备尚在许都当着官,他的名气挺响,就算诸葛亮住的那么远也听过刘备仁义的名声。

原本曹初的确很担心刘备跟诸葛亮看对眼,不过现在她却不担心了。

一个仁义的人会去勾搭别人的文官吗?一旦刘备去勾搭他,那不就成假仁义了?但是只有真仁义才能吸引到人才来投奔,假仁义却是吸引不到的。

这就成了个死循环。

依刘备的做风,除非别人帐下的臣子自己送上门来他才会接纳,如果要他主动挖墙角……不,就算刘备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这么干。

要不然别人怎么会说当好人难呢。

曹初之所以敢对这么提,也是基于自己这边底气足的缘故。

诸葛亮却问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他的友人徐庶任职于许都的御史台,每日送上的弹劾奏疏却只是象征性地在陛下面前走个流程,就马不停蹄地送到邺城去了。

“那么,徐元直到底是在为丞相做事,还是在为陛下做事?”

第73章 孔明四迁

这个问题看似是在问徐庶, 实际上却是在回答曹初方才所说的话。

徐庶如此,那他呢?他为谁做事?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胆, 大胆到根本不符合诸葛亮平时的作风。可他却还是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