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想见(1 / 2)

盘秦 春溪笛晓 2138 字 25天前

赵王献上和氏璧的消息传回咸阳时, 韩文化商业区还在紧张建设之中,图纸是现成的, 人手是现成的, 钱也是现成的,建起来不难, 只是内里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想要提高建筑利用率,首先要把里头一些逾制的东西给剔除了,其次要做好整个商业区的整体规划, 争取做到科学布局、易于管理。

好在东市那边的少府衙门直辖店有点挤,扶苏便把其中一些商铺安排进去了, 都是已经经营起来的生意,只需要挪个位置、通知一下老顾客就可以正常营业,不算什么大事。

有了这些店打底,其他店只要不是特别黑心,应该很快能被带动起来。

只是具体要安排哪些商户入驻,每个区域分别经营什么生意, 依然是个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

除了地上部分,扶苏还准备拿这个韩文化商业区的地下排水系统练练手,争取通过一次次的仿建培养出一批精通地下排水系统铺设的建筑工,将来不管要建新城还是建新皇宫都能直接上手。

因为有这么多考虑, 所以仿建的这座韩王宫建得十分缓慢, 光是地下部分就来来回回捣腾许多回, 地上部分更是看不出建成之后会是什么模样。

很多人心里非常矛盾, 既担心这韩文化商业区建成之后怕是会引起东方诸国的强烈不满, 又觉得扶苏建得这么慢是不是在消极怠工。

扶苏对这进度本来还算满意,想着是拿来练手的,慢慢来不着急。

结果才过了一年,前线就传回赵王降了的消息!

这着着实实打了扶苏一个措手不及。

按照扶苏的记忆,韩王降秦之后没两年,赵国确实被灭了,不过还有一些赵国贵族外逃立国,还得缠缠绵绵还几年才能彻底把赵国解决完。

可现在韩国提前没了啊,怎么赵国也跟着提前败亡了?

那赵国名将李牧呢?

扶苏记得李牧死在他们自己人手里,李牧死后不到三个月,赵国就节节落败,再无翻身机会。

这些年扶苏连秦国的朝臣都没有私下接触,自然也没有把心思动到李牧身上,如今听说赵国称降,他免不了想到了那个连王翦也莫可奈何的赵国名将。

扶苏坐不住了,跑去求见嬴政,想问问李牧的事。

嬴政正好要和人讨论赵国之事,听人说扶苏来了,也没避着扶苏,叫人把他领了进来。

扶苏见有旁人在,当即乖乖巧巧坐到嬴政身边旁听。

这次小会议的内容其实有点枯燥,就是总结这次攻赵之战的损耗,汇报这次攻赵之战的收获。

里头很多东西都是要入库的,相关文书很快齐齐整整地堆到了扶苏面前,让他一会带回去准备好交接建档工作。

扶苏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书,一点都不觉得累,等赵国的国库也搬回来了,朝廷的财政就更加轻松啦。

嬴政见扶苏一脸期待地把一份份文书接过去,一副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全往国库里扒拉的模样,觉得这小子现在简直钻进钱眼里去了。

嬴政也没说什么,等其他人都下去了,才问扶苏:“你来有什么事?”

扶苏正整理着自己面前多到数不清的交接文件呢,听嬴政这么问才想起自己的来意,立刻问道:“父王,你有没有见过和氏璧?”

嬴政还以为扶苏要问什么,听他问起和氏璧,便也想到那块曾让他曾祖父动过用城池交换的宝贝。

当时他曾祖父说用城池去换,赵王都没给,等闲自然也不可能给别人看。

嬴政说道:“见倒是没见过,不过等它送回咸阳,想怎么看都成。”

嬴政面上表现得云淡风轻,实际上在收到王翦传回来的消息时已经想好和氏璧该怎么用了,他准备等将来一统天下之后把它雕成传国玉玺,往后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嬴政瞅了眼扶苏,补充了一句:“你要想看,到时也给你瞧瞧。”

扶苏高兴地谢过嬴政,这才和嬴政问起李牧的事。

第一个问题当然是李牧还活着吗?

扶苏说道:“孩儿听说李牧打匈奴很厉害,要是他还活着,可以让他好好讲讲怎么打的。”

嬴政不以为然:“我们秦人自古以来都镇守西陲,要论和那些草原人交战,谁又能比我们有经验?”

说是这么说,嬴政对李牧这个人还是挺关心的。

教训了扶苏几句,嬴政才把李牧现在的情况和扶苏讲了:“人倒是还活着,但能不能活回咸阳可不一定,他被赵王下狱两个月,据说身上受了不少暗伤,出狱后又没日没夜地苦守邯郸,赵王一降,他当场就倒下,救回来以后不吃不喝,怕是活不了几天了。”

有些人要他们的命简单,要他们移了心志很难。

李牧这人生于赵国、长于赵国,不管是在北击匈奴还是西却秦师,他对待士卒和百姓都宛如对待自己的手足。

在军中,李牧与所有将士同吃同住、一同训练,与他们十分亲厚;在外面,李牧又把手下的兵约束得很好,连麦苗不让他们踩踏半棵。

因为这个缘故,李牧格外受到将士和百姓的爱戴;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的根等同于完完全全扎在赵国,他注定要背负比任何人都要沉重的期望与责任。

这样一个人,如何能用富贵与名利去动摇他的意志?

若不是李牧这人完全撬不动,嬴政也不会费功夫去布置单独针对李牧的离间计。

何况,秦国也不缺大将。

既然多一个李牧不多,少一个李牧不少,完全不能收为己用的敌国大将,当然是早早除掉省事。

嬴政睨着扶苏,问道:“怎么?和氏璧你想看,李牧你也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