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 / 2)

长安小饭馆 樱桃糕 2061 字 22天前

邵杰再夹一大口肉片子蘸了麻酱蒜泥塞在嘴里,“这就对了咱们一定要把这锅子卖到胡地去,让那些蛮夷看看,什么叫上邦大国,什么叫钟鸣鼎食,什么叫好吃”

沈韶光“……”这是教化胡人之心不死啊,行,努力吧,少年

邵杰吃锅子利索,花钱也利索,店面买了下来,操持着人装修,有之前装修亲仁坊店经验,沈韶光都没怎么插手,邵杰就包办了。

又找奴隶商人接着买人,然后带了人来让沈韶光训着。

邵杰建议“你且训导一阵子,然后把他们分散到崇贤和亲仁两店里,让老人儿带着,带一阵子,之前不懂也懂了。”

以老带新,实习邵郎君可以

沈韶光很同意邵杰意见,却又想玩一把大,“邵郎君,咱们做个立冬火锅节吧”

“火锅还能节”

邵杰没经历过人造消费节遍地时代,不知道毛毯也能节,啤酒也能节,狗肉也能节,本来应该光棍形单影只凄凉日子却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

沈韶光跟他解释这只是个噱头,“我们就选在立冬日这天,去东市或西市拉开架势,摆开火锅子,摆回摊儿去。不图赚多少钱,就为混个脸熟,创一创名声。”

沈韶光惯常画得一手好大饼“你想想,只要这一天吃了我们锅子,第二年是不是会再想起来越来越多人如此,保不齐吃锅子真能成为立冬日新习俗,甚至可能出现立冬日吃火锅,不吃火锅冻耳朵这种民谚。”

邵杰“……”恐怕客人们造不出来,小娘子也能造出来,然后写到外面诗壁上。

邵杰确实没高估沈韶光节操。沈韶光正在琢磨怎么最大限度地宣传沈记,宣传火锅,尤其在见到邵杰带来新人里两位以后。

这两位,许四郎和张二郎是寺庙奴仆,跟着俗讲僧练过挺长时间口齿唇舌,也能讲若干段佛经故事。

沈韶光当场让他们来了两段,一段维摩诘经讲经文、一段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这样传统宗教故事,竟然讲得很有意思。

其中许四郎口齿格外伶俐,说话噼里啪啦,中间不打磕绊,跟倒料豆儿似。

张二郎又不同,他口齿虽一般,却极擅长模仿,学男学女学老学少,神态动作像得很。

都是人才啊沈韶光称赞邵杰“这样人物,你也能寻来,真是太强了”

邵杰不明所以,不就是两个口齿伶俐点跑堂吗他们从前在寺庙里跟着讲经僧,半点厨艺不会,想到跑堂总要口齿伶俐一些,故而买下了他们两个。

然后沈韶光就让邵杰明白了什么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她先是把酒肆里菜名顺了顺,编了一段自己店报菜名。

烤鸡、烧鸡、炖鸡、白切鸡、炸子鸡,霸王别鸡;酱鸭、烧鸭、卤鸭、酒糟鸭、富贵肥鸭鸡鸭鱼肉、干鲜糕点、特色菜品,该罗列都给它罗列上。

让许四郎试了试,到底术业有专攻,虽然一时菜名记不全,但饶是这么几句,已经有点行云流水意思了。

明明是许四郎说得好,邵杰却赞沈韶光“小娘子很可以以后这一段就当成酒肆招牌之一,闲着没事就来一段,给来吃饭郎君添个菜。”

沈韶光笑“聪明脑袋总是相似”

两个商业互吹人哈哈大笑。

邵杰问沈韶光“张二郎放在另一个店里他口齿恐怕不如许四郎。”

沈韶光越发得意“张二郎也是干将,山人自有妙用。”

沈韶光干脆让他表演起了小品。只他自家表演不行,沈韶光从同仁坊店里抽了一个人、又有许四郎跟他搭戏,三人表演扶墙出沈记。

梗是后世已经玩烂了梗儿进饭馆,扶墙进去,扶墙出来。

张二郎表演这位食客是个嘴馋,与他搭戏阿窦扮演请他吃饭朋友,许四郎则是沈记跑堂伙计。

张二郎从阿窦说请他吃饭以后就饿着,饿得前心贴后背,扶墙进了沈记,然后就是许四郎开始介绍菜了因是为“立冬火锅节”准备,故而提到都是各种涮品。

介绍一个,张二郎便让上一份尝尝,然后便是夸张又逼真吃相。

如此这般,许四郎不断介绍菜品,张二郎不断夸张地吃着,嘴伸得老长去接“鱼脑豆腐”,满碗地捉“弹牙丸子”,招呼拿个渔网来捞肉

最后张二郎打着饱嗝,由衷地说,“要说做饭好吃,就服沈记。”

他朋友阿窦则道“你还是扶墙吧。”

邵杰看预演时候笑得打跌,学着张二郎样子道“要说做饭好吃,就服沈记。”又学阿窦,“你还是扶墙吧。”

邵杰对沈韶光道“哈哈哈,我觉着,这两句话肯定能让不少长安人记住,记好些年。”

沈韶光客观地道“重复就是力量。我们年年演,硬灌,他们想不记住,也难。”

邵杰“哈哈哈哈”

除了这些娱乐节目软广告,硬广告也要准备,比如画了火锅牌子、写了沈记名字旗子,比如车身广告,至于服务人员、锅子、汤底菜品蘸料之类,倒不怎么用沈韶光操心了,毕竟两店又都管事。至于和市令打招呼,寻找场地,那又是邵杰勾当。

邵杰是个办事靠谱,就在东市最繁华中心地段十字路口一片空地上,沈记摆开了摊子。

立冬火锅节大木牌子竖着,沈记酒肆小拉旗圈出场地,几排食案摆开,上面放着火锅子,不远处锅灶操作案台也安置好,大锅里飘出老汤香味,十几个庖厨伙计穿着同色衣服,严阵以待,很像那么回子事。

这样架势,怎么可能不吸引人渐渐便上了客人,坐下点了锅底和涮品,但更多是站在拉旗外观望。

然后许四郎便上场了,站在场地中间,先来一段报菜名。

这样艺术形式真正古今皆宜,一段贯口儿下来,博得满堂彩。

然而这才是前菜,后面“小品”才是主菜。

“我嘴挑着呢,一般酒肆食店可不去。”

“不是一般。”

“是两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