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2 / 2)

问鼎宫阙 荔箫 2225 字 25天前

在那之前,她自是什么都招了。

小禄子禀话说:“她也不知后头到底是谁,只是钱给的足,她便应了。但她提到那是位荀姓宦官,三十多岁,看官服应是正四品。”

正四品,那官位可说是很高了。

夏云姒蹙眉:“这个位份上的宦官总共也没有多少人吧,她竟不知是谁?”

小禄子笑了下:“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各处近前侍奉的人,在这个位份上的算下来有三四十位。另还有六尚局和内官监的,加起来也有百余位了。橙花身份算不得高,不识得这人也正常。”

夏云姒点点头:“那其中荀姓的有几位呢?”

小禄子果然已查过了:“有两位,只是……一位已年近花甲,眼瞧着就要养老去了,岁数不太对得上;另一位人在御前,循理犯不上算计皇子去,樊公公又素来规矩严,断断不会让御前的人也被收买了去。”

言毕他呈上名册,当中罗列了宫中所有正四品宦官的名字、年纪与当差的地方。夏云姒满意地笑笑:“你办事愈发妥帖了。”

说着翻开,一页页瞧过去,除这两位之外倒真没有其他人姓荀了。

夏云姒凝眉,抛开这姓,细细地又将名册依次看了一遍。

接着,或是因心中本就对从前一些事存有疑虑,又或是因近日读得春秋战国史书多些,她注意到这么一个人。

——程愈,山西人。早年读过书,是个秀才,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进了宫,当了宦官。

三十三岁,年纪也对得上。

她将这个名字指给小禄子:“这人你识得么?”

小禄子探头看看:“应是见过……只是娘娘猛地一问,下奴也想不起来。”说着面露不解,“这人并不姓荀?”

荀是假姓不难懂,可他不明白,窈妃娘娘缘何会疑一个姓程的。

这不论字形还是字音,都不像啊?

夏云姒轻哂,合上册子搁在榻桌上,循循而道:“荀姓是春秋时的晋国大姓,出将拜相,有过卿大夫数人。后得封邑为程邑,子孙便以封邑为姓,改姓为程。”

而按着史书所载,这“程邑”恰就在山西,子孙也仍聚居在此。

依着这么说,倒是对得上了,却似又拐弯拐得多了些,一个寻常秀才是否清楚这些并不好说。

她注意到这个人,其实还有个旁的缘故。

——这人是仪婕妤宫里的。

仪婕妤可着实是个有趣的人,建德二十年进的慕王府,算是姐姐的随驾媵妾,与宫中许多老资历的嫔妃都有过交情。

屈指数算,她在贵妃盛宠之时投奔了贵妃、贵妃殁了又投奔昭妃。昭妃初有失势之相,她便转向夺了昭妃宫权的顺妃。

若见风使舵算一种本事,那宫中可没有比她本事更好的了。

更为厉害的是,贵妃昭妃先后落罪,她却次次都能全身而退,一点也没沾染上嫌隙。

夏云姒早就在想,姐姐的事里,她会不会才是坐收渔利的那一个。

说到底,她现在也是稳稳的身居高位了。

第83章 赌坊

寒冬腊月, 冷月如霜。

夏云姒披着厚实的狐皮斗篷, 立在廊下, 思量了一个又一个来回。

如果真是仪婕妤……

这是怕是还真不大好办呢。

随驾媵妾之俗古已有之, 最初是王公贵族结姻之时, 多会挑选新娘子的本家姊妹为媵, 有时也选关系好些闺中密友同嫁。

所以论起出身渊源,“媵妾”常比寻常妾室更高贵些。

这习俗一朝朝流传下来, 本朝皇子大婚之时便亦有这样的规矩。

只是大多数时候,这些媵妾大多只是个名义上的说法,未必与新娘多么亲近了。就拿佳惠皇后昔年的四个媵妾来说,不是朝中的显赫人家的女儿、就是各地风评不错的官员。皇帝将这些人家的女儿赐入宗亲府中, 是一表器重的恩典。

仪婕妤家便是后者。昔年与佳惠皇后一道嫁入王府时, 她父亲官位虽不高, 却因理政有方早已名声在外。

先帝让她嫁与慕王,本就是对他父亲有提拔之意。如今历经十余年, 她父亲经数次升迁, 早已从江浙一地的小官调入京中,位在工部侍郎了。

是以单论位份,她是比不过贵妃昭妃, 也比不过现下的夏云姒。可若算上娘家出身、算上京中人脉,夏云姒就是再依仗家里, 也仍对她有几分忌惮, 贵妃昭妃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凝望凉薄的夜色, 夏云姒深深地吸了口寒冬的清冷。

总归先弄清楚是不是她再说吧。

从五皇子的线牵起, 再探姐姐的事与之有关无关。

这探倒也不难。姐姐的事已然久远,五皇子的事也已时隔数月,当下她必已觉得这些都扯不到她身上。如此这般,若忽而有人在她面前意有所指地提些什么,她毫无防备之下反倒更容易心虚,更容易阵脚大乱。

只消寻个合适的机会便是了。

夏云姒略作思量,便先安排了下去,让小禄子近来多加注意那程姓宦官的动向。若有可能,托人与他结交一二更好。

宫中宦官的关系果然错综复杂,这些安排下去不过几日,小禄子就禀了话回来,道自己结交了一位内官监的宦官,是与这位程公公相熟的。如今他已将此人收买下来,让他继续与这程公公结交,但一应事宜需回到延芳殿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