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 / 2)

农家有娇娇 凌又年 1867 字 12小时前

那婆婆显然也累得不轻,一边抹着汗,一边气喘吁吁道:“丫头,谢谢你了啊。”

尹娇娇笑笑:“顺手的事。”

说完,尹娇娇背着竹篓就要走,耽误了些时候,她得抓紧了。

“哎……”

那婆婆喊住她:“丫头,你这是上哪儿去啊?”

尹娇娇:“我去县城。”

那婆婆一拍大腿:“那赶巧了,我也是去县城呢,捎你一段,这还老远呢,你这细胳膊细腿,走到啥时候啊。”

有车坐,尹娇娇当然不会傻到继续走路,她也没扭捏,欣然谢过便坐上了牛车。

这还是她第一次坐牛车呢,尹娇娇坐在大板车上,充满好奇地打量这车子。

车上东西不少,鸡笼里有两只鸡,一筐鸡蛋,不少的萝卜和菘菜,还有腊肉和干菜……看着和她一样,也像是去城里卖货的。

但没一会儿,这个猜测就被推翻了。

婆婆是个很自来熟的人,也或许是这一路,路途确实长的无聊,尹娇娇很快就从她口中得知,她是去城里看她闺女的,她闺女快生了,她给那小外孙缝了几件小棉被和棉袄,还做了几双虎头鞋,又带了些吃的给她闺女补身子。

她也跟那婆婆说了自己去城里的目的,婆婆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夸她伶俐能干。

那打量带着长辈的慈爱,尹娇娇并不觉得冒犯,反倒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

牛车是婆婆雇的,赶车的老汉话不多,但这婆婆却一路都在跟尹娇娇拉家常,很多话尹娇娇都接不上,就笑笑附和。

饶是如此,尹娇娇也长了不少知识。

比如,婆婆告诉她,不要去布行买棉被,贵,去找乡里人,问人家买,便宜的多,现年头,不少人家里屯棉花,冬日地里没什么活,妇人都在家里织布弹棉花补贴家用,找他们买又便宜又厚实……尹娇娇都悄悄记在心里。

她虽然有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但那毕竟是现代社会,和她现在所处的时代,完全是两个世界。

说说笑笑,这一

路倒也快。

比预想早到了一个时辰不说,最主要的是,节省了体力。

到了县城,婆婆专门把她送到了最热闹的西市,塞给她两块玉米饼,还嘱咐她早些回家。

尹娇娇有些感动,真心实意地说道:“您的小外孙一定是个有福的,定会健健康康长大。”

婆婆笑眯着眼冲她摆了摆手。

尹娇娇看着手里两块玉米饼,心情大好。

虽然生活条件不太好,可人都普遍的淳朴良善。

年关将近,集市颇为热闹,各店铺都热火朝天,到处有货郎的叫卖声。

尹娇娇不急着出手自己那点可怜巴巴的货,而是先仔仔细细转了一圈,记下了各式铺子的分布和数量,包括路边摆摊的各色小食,捡着有用的问了价。

小食摊子不收山珍,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山珍在他们这儿没什么市场,干货炒货店倒是收,但给的价不太高,尹娇娇没卖,她打算去大一点的酒楼问问。

酒楼每日都有固定的客流量,再者现在年关将至,多的人是人出来吃饭小聚,淮县虽不算很大,但有钱人总归是有的,山珍海味总是往上供应的多,普通人就是吃得起,也不会花一个月的菜钱去吃这样一顿饭。

尤其是,这个季节,香菇都是干货,像她手里这样新鲜的香菇,她敢保证,别人绝对是没有的,她也算是奇货可居,总要卖个合适的价格才行。

只是问了几个酒肆,要么压根不理她,要么就是胡乱压价,这让她有点生气。

最后那家跑堂的还阴阳怪气说她,不定哪里来的东西,二十个铜板不少了,够吃一碗羊肉面的呢……气得她差点拎起凳子砸他的脸。

早上刚到城里时升起的那点大多数人‘淳朴良善’的念头,蹭一下就下去了。

太过分了。

尹娇娇看着头顶的日头,在心里暗暗骂了几句,站在那儿被冷风吹了一会儿,火气总算熄了。

算了。

尹娇娇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什么时候都是如此,因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当,她再去别地儿卖就是。

进城后,她就一直大街小巷的转,走了这么久,问了这么多家,又渴又饿,她看了眼路边一文钱随便喝的大碗茶铺子

,捏着袖子里那几个铜板,犹豫好半天,最后还是坐了过去。

没办法,太渴了,不喝水,她怕下午回去她要渴死在路上,而且她等会儿还要继续,体力撑不住,什么都白搭。

所谓的大碗茶,就是白开水。

尹娇娇先喝了一碗,又倒了一碗,就着开水,啃那两个玉米饼。

也不知道书亦茗吃药没吃……

啃了一个饼,她就吃不下了,把另外一个饼包好,又揣进了怀里,等下午回去的时候,饿了路上吃。

书亦茗塞给她的那几个栗子,她刚刚走街串巷时就吃完了。

又坐了一会儿,她便付钱走人。

早完事早回去,最差就是卖给干货店,虽然价格也不太高,但也比那两个酒肆像样。

打定了主意,尹娇娇又充满了干劲。

从茶水铺子绕出来,路过一家炊饼店,尹娇娇看着笼屉里刚出锅的白胖胖的馒头,吞了吞口水,她一边在心里鄙视自己,一边目不斜视,赶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