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田赋还是能够忍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样东西却让人闻之色变,那就是徭役。简单说就是抽出人丁白给官府干活。
皂隶﹑狱卒﹑门子﹑马夫﹑驿馆夫等﹐全都是从老百姓当中征调,此外河工,道路,修城,运粮,营造,都会大量无偿征用民夫。
给官府做工,没有工钱不说,而且还会拖延时间,特别是工作条件差到了极点,受伤甚至死亡都是家常便饭。
站着出去,躺着回来,每次征调民夫,都像是生离死别一般。
不过还有更倒霉的,那就像辽东这种战地,征调民夫更多,修造城池道路,运送粮饷物资,甚至会被要求上战场,可以说把脑袋拴在了裤腰带上。
张恪建立田庄之后,也知道必须大量抽调劳力,可是绝对不能像朝廷那么粗糙,一来辽东民力有限,二来如果弄得民怨沸腾,就给了鞑子可乘之机。
经过和各方商定,才确定了辽东的役法。
以田庄为单位,每年每个田庄抽调二十名青壮,服役期限是两个月。如果不想干活,可以缴纳银子免去劳役。
而且张恪特别规定,每一项劳役必须事先和百姓讲清楚,每天劳动量也要有限制。而且出了伤损,朝廷要给予抚恤。
最关键的一条,各田庄的乡老可以监督施工,若是超出民夫承受的极限。他们可以和朝廷谈条件,甚至让民夫停工。
很显然,张恪的一套规定。都是尽可能保护民夫,防止朝廷像是对待牲畜一般,虐待百姓。
李杨是花儿营的丁字号田庄的屯长,管着田庄上百户农民。
在张恪管理辽东的时候,连续两年,修筑道路二十里,桥梁两座。引水渠一条,并且运送军粮两万石。采集煤炭十万斤,超额完成任务。经过考核之后,巡抚衙门甚至颁发奖励,准许李杨的田庄五户免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荣耀,田庄的百姓与有荣焉。
可是自从孙阁老来了辽东之后,征召民夫就越发没有规矩了。
先是要求百姓们去西平堡一带,修筑城池。本来按照张恪的规定,西平堡属于第一线,征调民夫必须安排士兵保护,还要给予津贴,规定工作时限等等一大串要求。
偏偏朝廷一点说明都没有,百姓们也都慌了。在张恪手下,他们学会了一种东西,那就是反抗!
百姓们先是结寨自保。每个庄子拒绝出人。
眼见得征集不到民夫,朝廷动作就大了起来,以为姓袁的兵备佥事竟然领着人马来抢人。
各庄子的屯长乡老不敢以卵击石,因此联名求见袁崇焕,向他陈情,希望朝廷能给个说法。他们就会按照命令行事。
可是袁崇焕根本不听,直接把一干人抓了起来。吊在庄子前面拷打,逼着百姓妥协。
大明朝最重视的就是乡绅耆老,他们是最底层的砖头,帝国的根基。这帮人挨打,早有锦衣卫的人把事情密报朝廷,一些御史言官也上奏参劾。因此才有了崔呈秀奉命来辽东调查。
可是袁崇焕不愧是能说出五年平辽的猛人,他做事更是决绝,一连攻破几个田庄,百姓全都征调走,一个壮劳力不留。
要知道这可是春耕时节,男人都带走了,剩下的老弱妇孺如何耕地,没了收成,到了秋后岂不是要饿死吗!
越来越多的田庄不满,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尤其是民兵们他们带着武器,聚集在花儿营,同袁崇焕对抗。
万万没有想到,袁崇焕竟然带着红衣大炮,猛轰花儿营,炸死民兵两百多人。马世龙带领着人马,冲进花儿营之后,竟然大肆抢掠屠杀,掠夺粮食民夫,杀死百姓无数……
李杨在花儿营被攻打当天,正好去临近的镇夷堡联络帮手,侥幸逃过一劫,可是他回家之后,却发现老母悬梁自尽,妻子衣衫不整,被折磨而死。唯有儿子躲在了菜窖之中,才侥幸不死。
他跪在崔呈秀面前,滔滔不断,把这半年多的遭遇都讲了一遍。
在堂下跪着的百姓,听在耳朵里,感同身受,不少人都流下了泪水。
“大人,小的就是弄不明白,为何朝廷突然变得这么凶残了,把我们都不当成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