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初临北平(1 / 2)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770 字 14天前

林哲在天津待的时间并不算长,只有四天而已,不过即便这样也比在青岛待的时间长一些,从上海北上的时候,林哲也顺道去了青岛视察,不过现在的青岛可不是后世的青岛,现在的青岛甚至都算不上是一个城市,只是一个海军基地而已。

由于青岛的港口非常适合建设为海军基地,所以前些年开始海军就在青岛进行港口建设,并在该地成立了一家青岛海军造船厂,海军的大规模入住也是带动了青岛本身的发展,如今已经是有数万人口常驻了。

林哲在海军按照管理视察了青岛海军造船厂后就是再一次启程北上,然后直抵天津。

现在的天津比起数年前变化非常大,首先天津作对外通商港口,加上其是北方唯一一个重要的港口,所以发展速度较为迅速。

加上帝国成立后,并没有和前清一样把直隶省巡抚衙门设立保定,而是一开始就是设在了天津。

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帝国的首都并不是在北平,而是在南京,所以北平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如今的北方政治中心并不是在北平,而是在天津。

最近数年来,天津依靠政治中心以及通商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工商业,并成立了北海工业区。

如今已经是拥有中大型企业十余家,小型以及超小型企业百余家的初步工业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乃是北方武器公司以及北方煤铁公司。

这两家公司都算得上是超大型企业,北方武器公司的规模小一些,资产规模大约在五百多万的样子,不过北方煤铁公司却是规模要更大一些,资产规模达到一千多万。

这两家公司的总部都是设立在天津,同时他们也在天津有着重要的工厂,比如北方武器公司下属的天津兵工厂,北方煤铁公司下属的天津北方钢铁厂。

天津兵工厂的前身乃是前清的天津机器局,帝国占领天津后控制了该厂,该厂的产权被作为战利品被出售,由皇家资产全资接受并改称天津兵工厂,后来皇室产业对旗下的国防产业进行重组,划分为三大武器公司,这天津兵工厂和沈阳弹药厂,陆军修械所一起划归北方武器公司,并作为该公司的核心资产。

这两家企业乃是天津的龙头企业,每年除了为天津地方贡献不俗的税收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带动了天津的其他产业的发展。

除了北方武器公司和北方煤铁公司外,天津还有其他大小企业百余家,基本上涉及各行各业,重工业方面的企业有一家规模尚可,但是能够制造千吨蒸汽铁壳船只的天津华盛造船厂,还有一家杨洋灰厂,一家陈氏机械修理厂以及若干小型的机械或五金类小工厂或者干脆是家庭作坊。

轻工业方面,则是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都是以棉纺业为核心,如今已经拥有大小棉纺企业二十余家,有较大规模的纺纱厂,也有织布厂,印染厂等,天津生产的各类棉纱、棉布已近是远销北方各省份,在直隶、山东以及蒙古还有东三省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教育上,天津拥有帝国五所大学之一的直隶大学,这所大学已经正式招生,由于直隶省以及天津府两级财政提供了较大数额的财政支持,这所大学的开办还是比较顺利,而且招生规模也比较大,首期招收就高达四百多人。

除了大学外,尚有一所天津高等师范学校,这高等师范学校尽管只有三年学制,但在如今的帝国里也算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现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正式开办并招生的高等师范学校只有区区九所而已。

高等教育之外,就是一些寻常的中等以及初等教育了,天津拥有高等中学一所,初等中学三所,高等以及初等小学若干。

再加上隔壁保定府北平府等周边府县的高等中学以及若干初等师范学校,初等中学以及高等。初等小学,就是形成了以天津为核心的北方新式教育体系。

这个教育体系尽管要比江南地区的小得多,但是对于北方学子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了,毕竟终于不用千里迢迢跑到上海或者南京去接受高等教育了。

相对于天津最近几年的滂湃发展,北平那边却是要落寞的多,自从中华军攻占北平一来,北平非但没有更进一步,反而是日渐没落。

满清王朝的覆灭,偌大的紫禁城以及大片的皇家园林,王公贵族的府邸就此成为无人居住的空中楼阁。

顺带着那些往日的黄带子,红带子们也是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些人不是混迹街头违法犯罪被抓紧教育,然后送到各类矿场当苦力,就是被民政部的移民部门迁移到蒙古,东北或者西北地区。

北平的没落,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地价以及房价的大幅度下跌,前清时代北平作为首都,城中心的房子自然是非常昂贵的,但是现在,这房子想要转手卖出去都没人要。

因为北平已经不是政治中心,甚至都不是商业或工业中心,没有了以往的权贵阶层,那些拥有大量资本的商家也是逐步转移到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