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2)

“休养生息并非一日可达成,火器精进也非一日之功,却并不耽误同时进行。”大阿哥道,“戴梓并非大罪,既有此天赋,为何不可不拘一格地用他?”

“那为何不向皇上禀明再行带人回来?”光明正大地得了旨意,恐怕便不是此时这般教人弹劾了。

“姑姑有所不知。”太子无奈地摇头道,“当初戴梓得罪的人中便有皇阿玛的西学老师南怀仁,且南怀仁在世多年,确实为大清建下颇多功绩,因此当时皇阿玛才那般毫不犹豫地流放他。”

容歆未曾想到是这个理由,而且还是从太子口中说出来的。

康熙此人,有时确实是极为傲慢地,但他对亲近的人也偏心,自太子和大阿哥入朝堂以来,他严格不假,但他们始终是不同的。

容歆叹息一声,道:“你们是皇上宠爱的儿子,哪怕行事本意是为社稷尽一分力,但如此揣测帝心,又背着皇上私下处事,如何不教人伤心?”

如若是个普通的父亲便也罢了,可康熙是天子,他的儿子揣摩圣心,又越过他,他定然是什么理由皆不想听的。

“大殿下,皇上如何罚您了?”

两人已经因为她的话晃神,此时大阿哥一听容歆的问话,便恍惚道:“皇阿玛只当众言词斥责我一番,并未有罚……”

容歆注视着他,又转向太子。

太子立即便起身道:“我今日还未看过弘昭,需得再返回去看一看他。”

他说着话时,已经撑起伞,小棠子等人匆匆跑过来,听闻太子殿下又要回清溪书屋,也不问,立即便跟随。

容歆未劝大阿哥,只是撑起伞道:“雨势久未减小,我只能送大殿下到此了。”

而容歆走出亭子,便听到身后的动静,嘴角微微上扬。

然太子和大阿哥回到清溪书屋之后,第一时间便被廊下的梁九功拦住。

梁九功冲着两人躬了躬身,恭敬道:“太子殿下,大殿下,皇上有命,今日不再召见两位殿下,另命大殿下回京后便搬出阿哥所开府,并罚半年俸银。”

大阿哥一怔,随后冲着皇阿玛的门躬身行礼,领罚告退。

而太子也不得皇阿玛召见,思及他先前的借口,便对容歆道:“我去看看弘昭。”

梁九功一个错步挡在太子跟前,颇为尴尬道:“回禀太子殿下,皇上此时便在皇长孙屋中。”

言外之意,皇上不见太子,太子便也不能见皇长孙。

太子一时间有种无妄之灾的感觉,便看向罪魁祸首,认真道:“大哥,皇阿玛不在屋中,你方才叩错了。”

大阿哥恶狠狠地瞪了太子一眼,眼中之意分明是不可能向皇长孙的屋子行礼,然后便一甩袖大步离开。

太子随其后,怡然自得地撑伞踏入雨中。

他们俩人走了,容歆却是照顾皇长孙的人,不能不进屋。而屋中,康熙正抱着皇长孙,脸上并无多少怒意。

容歆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便立在一旁。

康熙捏着皇长孙的小拳头,淡淡地问:“你劝大阿哥了?”

“皇上明察秋毫。”

奉承之话从容歆口中说出来,康熙听着总差了几分味道,轻轻冷笑一声,道:“朕一听太监说你送太子和大阿哥出去,便知道他们必定还会折返回来。”

“知子莫若父……”容歆说完又觉不对,便又改口道,“大阿哥耿直却孝顺,只是想差了,并非存心惹怒皇上。”

“连太子也为他求情,简直是不知所谓。”

太子倒是为说过求情之事,但容歆认为太子定然是对事不对人,否则不会说出那样的话,康熙如此说,绝对是迁怒。

遂,容歆便不对此回复,默不吭声。

而康熙抱起弘昭,一脸慈爱地看着他的长孙,道:“还是朕的孙子乖巧懂事,你阿玛和大伯如今倒是越长大越不省心,半分不如幼时教人喜欢。”

容歆回忆往昔,太子便罢了,大阿哥幼时……熊的很吧?

至于皇长孙乖巧懂事……容歆别开眼,且过几年再看吧,现在还为时尚早。

第139章

康熙在畅春园避喧听政两月, 自大阿哥被弹劾开始,为表对大阿哥的不满,他事后又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言词斥责了大阿哥一番, 将对大阿哥的责罚再次重申。

戴梓其人不可能得到“平反”, 事实上当初他与人斗殴争锋乃是事实, 兴许是惩罚的稍重了一些,但并非无错。

然而戴梓在火器一道上的天赋毋庸置疑,以大阿哥如今的权力,想要精进大清的战力,只能想到这一点, 大阿哥是不可能将他送回去的。

因此,戴梓仍旧是戴罪之身,却被大阿哥安置其一家在京城, 只要他专心的研制火器。

而康熙只是生气他擅作主张,对研制更具威力的火器并不反对, 因此大阿哥取了从乌兰布通战场上缴来的沙俄火器给戴梓研究时, 他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视而不见。

待皇子和百官随康熙回京后,大阿哥和大福晋便要依圣谕搬出阿哥所。

他们搬出去住那日, 按规矩向皇上、皇太后以及惠妃辞行, 康熙没有表示出什么情绪, 皇太后则是和蔼地嘱咐了大福晋几句, 至于惠妃呐喇氏……

“我怎地生了这么个棒槌?如若承庆还在, 定是不会如大阿哥这般教我每每想起便胸口堵着一口气!”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在婆母面前, 一向是个孝顺乖巧地儿媳, 闻言, 只能尴尬地扯了扯嘴角, 不敢随意插言。

而惠妃吐完郁气,长长地叹了一声,叮嘱道:“伊尔根觉罗氏,日后常递了牌子带宝娴和吉雅进宫来,两个孩子一走,我这宫中的日子是越发地无趣了……”

大福晋当即便应承下来,还表示:“额娘若是想宝娴她们了,儿媳便送她们进宫陪您住些时日。”

“你是个孝顺的。”惠妃满意地看向儿媳,然后便冲着贴身宫女微微挥手。

大福晋并不分心去关注,依旧谦恭地听着惠妃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