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笋做为食材,可不仅仅只是黄豆酸笋小黄鱼。
在浙江还有一道以笋为主角的名菜腌笃鲜。
咸猪肉、冬笋各放一半,在柴锅中煸炒,加高汤慢炖,咸肉的腌味和冬笋的鲜味相互交融……
揭开锅盖,那溢出来的香味,只是闻一闻便让人食指大开。
而除了这一些新鲜的食材之外,自然世界里还给我们带来了我们所需要的调味料。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与之前面的松茸,脆笋相比,这一些只需要进行采集就可以。
不过,当第三个主角火腿出现,那就不是采集的故事了,而是制作的故事。
当然,这个制作又不是传统炒菜通过什么炒法。
这个制作,跨越的周期不是短短几个小时,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漫长的几年。
就比如这火腿,要先制作火腿,必需先制作盐巴。
而盐巴就算是制作出来了,也得与猪肉一起奄制三年时间。
“长见识了,真的是长见识了。”
“没想到制作一个火腿竟然需要这么多道工序。”
“完蛋,越看越饿了,不行,不行,顶不住了,我先吃点东西压压胃。”
其实这个饿倒不见得是真饿。
这个饿,完全是受《舌尖上的中国》所影响。
只是这个影响,也并不是因为这一些菜看起来怎么怎么样好吃。
尽管他们知道,这的确很好吃。
但真正令他们食指大开的,还是见证了这这一些食材变成食物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是厨师带来的。
这个过程,来自于辛劳采集者。
这个过程,来自于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的馈赠。
“自然的馈赠,我好像明白了这一集讲的是什么了。”
“这才是真正的美食片,以前那些美食片都是狗屎。”
“我想说,这个记录片要火。”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个记录片,还真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