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飞最终没答应顾文明,顾文明也没答应梁一飞。
可办补习班这个事,却正式进入了梁一飞的计划内。
赚大钱不敢说,但他有把握,在现在出国热的大环境下,凭着自己的能力、先知等等,一年之内,赚笔钱还是有把握的,绝对比存银行好的多得多。
相对于出点子,办学校是一个稳定、可持续增长的来源收入。
现在的难处就只有两个。
第一,还是钱。
他不可能像于闵红那样从贴小广告开始,花个两三年时间慢慢发展。
要做,一开始摊子就要铺开,做大,短时间见钱。
手头的两万多块钱就不一定够用了。
梁一飞赚钱凶,花钱也舍得,尤其是对认准的事业、人,可以不计代价的砸钱。
因为带来的回报也是超乎意料的。
另外一个难处,还是人。
主席讲过,确定了路线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
有先知,可的确没涉足过教育行业,实践经验几乎为零,何况一个人再牛逼,精力也是有限的,伟人负责战略,但是不会亲自去指挥每一场战役。
从长远来看,未来的主业,肯定不是教育,哪怕是上市的教育集团都不在自己的核心产业规划中,所以早晚也要培养一个职业经理人出来。
晚培养,不如早培养。
这几周的接触,他发现顾文明就不错,要不然今天也不会和顾文明提。
这人性格对自己胃口,上课挺有一套,有办理出国的经验,也有一定改变现状的欲望。
最关键,他身上透着一股难得的‘敦厚’。
做生意,并不是处处都需要尔虞我诈,尤其是找真正办事的职业经理人,踏实、敦厚有时候恰恰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能力不足可以学习培养,人品不好,这么大年纪,是改不过来的。
老奸巨猾的,自己一个就够了。
不是什么事都能靠嘴皮子说动,话术不能解决一切,现在顾文明就是这种情况,自己的底牌、条件,明白在那。
再巧舌如簧,也不可能让顾文明相信什么未来赚几个亿、几千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几万、几十万,就已经是天大的钱。
为了几万,甚至十几万,牺牲一份大学老师的公职,长远来说,显然不合算。
……
……
就在梁一飞琢磨人和钱的问题的时候,不远的杭城,乐天塑料杯厂的厂长白建国,正拿着一张报纸有些出神。
这张《南江日报》是他上周去南江省出差,回来的路上在火车站买的,本意是在回来的火车上打发打发时间,包几个茶叶蛋什么的,可刚往桌上一摊,上面有一条新闻,立刻吸引了他的眼球。
《智慧也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