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杏儿,许家还特意聘请了两位本地厨子专门为大少奶奶准备吃食,以满足孕妇各种刁钻的口味。专人专职,就连二姨太的贴身丫鬟?小秋去了也是碰一鼻子灰。
“我们二太太想要一碟子好克化的山药枣泥糕,一碟红豆酥饼,来份红糖年糕,多搁红糖,甜腻一点不要紧,再上壶酽得浓浓的茶,正好压一压。二太太下午约了其他叁位太太来家里打麻将,都是些年纪略长些的太太,吃不惯外头买的西点,准备几样中式茶点,回头做好了我来取。”
“秋姑娘请回吧,老爷聘我们来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我们只照看大少奶奶一个人的吃食,其他人,我们一概不管。就是许老爷他老人家自己来,想吃碗面,那也是从大厨房里头出人出料,不干我们的事儿。”
“大厨房都在忙,几道糕点而已,有什么难?大少奶奶一个小毛丫头能吃多少,需要你们两个同时伺候?匀一个帮我们二太太做点心怎么就这么难啦?”
帮厨的是个爽利的阿姨,围着玄色围裙,眉心有几竖川字纹,估摸着也就四十岁上下,她说:
“大少奶奶是吃不了多少,但是孕妇嘛,你们那些姨太太从来没生养过,哪里知道孕妇口味怪着呢,一会变一种想法。老爷嘱咐我们,这白天夜里都要留人,炉子上,灶上的火不能熄,大少奶奶想吃什么,再刁钻,随时说,我们都得给做出来。”
厨子是个矮个子,壮实的中年男人,长期在炉灶旁边熏着,他的脸比旁人要油润,胳膊也粗壮许多。只见他双手用抹布包着从笼屉里端出一个白瓷盅摆在小秋面前。
“大少奶奶说吃燕窝吃到想吐,可老爷每天都安排炖,这不,今天的份例又没吃,要是不嫌弃,小秋姑娘就拿回去用这个给你们太太待客?”
“这是几个意思?别人不吃的,不要的才剩给我们还是怎么着?二太太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会稀罕这盅燕窝?我们太太就不是太太,合着全家老少眼里就你们一个少奶奶?”
厨子没有说,心里暗暗想你们太太全称应该是姨太太,我们奶奶可是明媒正娶的妻子,能一样嘛……
“你们这些懒鬼,天天就知道摸鱼,看看,看看,灶上煮的饭都糊成什么样儿了,没闻到?还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定在这里跟我贫?”
“哪里是我们懒,大少奶奶说想吃烤得焦焦的糊锅巴,特意为她糊着一锅饭,秋姑娘有意见?”
小秋气鼓鼓的走了,燕窝也没要,回去的路上看着穿着新衣的杏儿更是气得直翻白眼。同样是丫鬟,杏儿吃穿用度都从大房那里出,皆在众丫头之上。
杏儿因为一会要出门,换了件新式的文明装,上衣下裙,两截穿衣,时髦得很。脖子上还有条毛茸茸的皮围巾,这也是悠然赏她的。
“傅叔,傅姨。”
原来这厨子和厨娘本是一对夫妻。
“锅巴就好,糊得焦焦的,脆着呢。他爹,锅里熬得汤也赶紧盛碗里。杏儿姑娘,这荷包蛋鲫鱼汤可是早上现捞上来的母鲫鱼,一肚子鱼籽,汤汁奶白,让大少奶奶多进些。”
“大少奶奶说吃不了多少,怕浪费,让你们节约点。”
“知道知道,中午就小厨房做的叁菜一汤,都是家常菜,午睡起来的点心是蒸饺和煮干丝,让少奶奶留点肚子,下午尝尝他爹的白案手艺。”
“还有这碟笋干烧麦是给杏儿姑娘你打打牙祭的。”
杏儿去楼上和悠然告了假,就出门上街去。
年关将至,杏儿寻得许公馆这桩好差事,自然得寄些银钱,捎封信回家。她走在大街上,蹦蹦跳跳,口袋里有了零花,年轻丫头,嘴巴可闲不住,路边称了一大包糖炒板栗抱在怀里,边走边吃。
滚圆饱满的板栗被炒得焦香,上面还有层薄薄的糖稀,杏儿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热乎乎的,上下两边牙齿一齐用力,薄脆的板栗壳受力则开,里头是甘甜紧实的肉。
等走到了邮局门口的小摊,板栗只剩下半包。
一张小案,一迭信纸,有砚台毛笔,也有钢笔墨水,一位老叟戴着瓜皮小帽挑了个幌子开门做生意——“代写书信”。
老叟刚吃过午饭,正在暖和的阳光下打瞌睡,看到眼前来人,揉揉脸,捋了捋胡须,戴上玳瑁老花镜招呼杏儿坐。
“代写书信,代写书信,识文断字,前朝秀才。”
老叟自己编了广告语,念起来还挺顺溜。
他干枯的大手招呼杏儿坐在长条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