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糊涂账(1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712 字 12天前

齐泰从柔仪殿出来,便与外藩使臣等作揖道别,准备去南边武英殿的内阁。

这时他看见了同僚钱巽、正在远处观望着。钱巽好像有甚么事,但有没有径直到柔仪殿门口来,或有些犹豫。于是齐泰便犹自走了过去,见到钱巽,两人便打拱作揖。

钱巽是个三十多岁的文官,中等身材,相貌普通、是那种很容易不被注意的人。他能做到现在的位置,完全是因为汉王府长史出身。

寒暄了两句,愁眉苦脸的钱巽叹了一口气,宛若不那么愉快的话题开场白。钱巽倒也不啰嗦,开门见山地说道:“还是缺钱。下官想过求见圣上,但寻思着此事还有办法,一时便有些踌躇。办法便是请齐部堂出面斡旋,实在叨扰了。”

“找夏部堂?”齐泰也很干脆,直接说到主旨。

齐泰这个兵部尚书、兼内阁大臣,并不只管分内之事,他还要负责沟通各衙门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因为汉王府故吏以及那些新衙门的官员,与朝廷元老官员之间常常存在分歧。而齐泰的身份特殊,既是建文朝旧臣、又是“伐罪”功臣,在两边都说得上话,所以大伙儿往往愿意找他。

果然钱巽点头道:“主要是户部,不过如果工部那边能帮忙、齐部堂在兵部也想想办法,事情便更好办了。”

“我要去内阁,咱们边走边说。”齐泰道。

钱巽道:“圣上曾下旨,由皇宫内库和户部每年拨钱、价值旧钱二十万贯;起初是足够的,南署还能拨钱奖赏官吏工匠。但从去年开始,钱就不够了,乃因铁厂奉旨、制作了一批供应安南国的火铳和甲胄。”

齐泰有点意外:“那批东西,安南国要用蚕茧和米粮交换,换回来的货物应该由户部接收。户部没有给你们调拨钱粮?”

钱巽转过头,瞪眼道:“没有。户部与工部、兵部的人,都认为南署铁厂不需要本钱。户部还给南署发了公文,说了一通道理,钱粮却一厘也没有。”

他接着详细地说道:“制作火铳甲胄,关键需要铁料、炼炭(焦煤)、工匠人力。铁料、炼炭,由户部划了直隶各府县供应,由县官徭役民壮从各地官窑分批运送。

而工匠与军匠,则分别由工部、兵部提供,两个衙门划拨了一些住坐匠、轮班匠、军匠,到南署铁厂服役。这些匠户是子承父业,不得脱籍,不要工钱,还得向工部和兵部交粮税。官府只在匠户出工的时候、供给粮食和盐;而这些粮盐,工部兵部也如数承担了。所以诸同僚认为,南署铁厂也不再需要工钱。”

齐泰时不时点头应声,听着钱巽叙述。

钱巽话锋一转,又道:“可是,事情绝不是纸面上那么回事!铁料、炼炭常常不能如期供应,数量也总是缺少,延误实在是寻常之事;即便原料运到了南署铁厂,东西也良莠不齐……其实是几乎都很差。守御司南署总不能重新开厂,将那些铁料、炼

炭回炉罢?

而那些调来的匠户、军匠,很多人完全不会任何手艺,有的人根本不擅长此业,仅因他们的祖父、父亲是匠户,他们就成了工匠。还有因为各种理由没来的,有的逃亡了,有的住坐匠花了银钱、交给工部兵部的分司免役;但是各县分司的人收了钱,却没有给南署雇人。”

钱巽叹了一口气道:“圣上多次叮嘱臣,要制作又好又便宜的军械。臣深受皇恩,岂能欺上瞒下、蒙混过关?

所以下官想了办法,把各县供应的原料、全都低价卖给了民营私矿,反正也用不上;然后出钱购买好的铁料和炼炭。再花钱雇佣商帮,运送到京师。

而那些不中用的匠户,下官让他们出钱抵消徭役;但匠户不归守御司管,咱们治不了匠户,他们回乡之后,大多便抵赖不交钱了。除此之外,还有逃跑的、缺额的匠户,人手根本不够。下官便只能拨钱从各地雇佣工匠,并把工部兵部供应的粮盐、作为工钱的一部分。

如此一来,户部与皇宫内库每年调拨的二十万贯旧钱,便不能维持了;去年增做大量军器,南署的钱粮不断亏空,现在还欠着私矿和工匠的款项。要是咱们拖欠不还,今后还哪里去买料子、雇人?南署权力有限,也管不了那些商帮和匠人。”

钱巽一脸苦恼,摇头道:“原先下官只做过汉王府长史,确实没想到,朝廷里的关节如此复杂。”

齐泰忽然附和道:“六部下面,那些用度供应链条、以及工匠军匠治理,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没人理得清。此事不怪钱使君。

譬如直隶太平府某县、负责给钱使君供应炼炭,但这个县同时可能还要给十个地方供应各种用度;所以县官能把炼炭给你运来就不错了,还怎么要求期限和好坏?”

钱巽听罢终于露出了些许欣慰,他急忙点头道:“齐部堂所言极是,实在太难了。且牵一发动全身,这些事与户部、兵部、工部,还有地方官都有关,真的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