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退路(2 / 2)

启复汉 勇起笔 2060 字 8天前

“我觉得还是守一守,我们刘家堡距离泰山这么近,如果守不住,再跑也不迟,到时候往山里一钻……”

“瞎说,女真鞑子都善渔猎,而且马多,到时候两条腿怎么可能跑的过四条腿。”

“就是,就是”

“守不住再跑,还不如早点就躲出去。”

“就是,就是”

……

随大流的应声虫还是占大多数,有建设性的意见没几个,大家都被吓懵了。

三位族老坐在上面看着下面争论,应该也是没有两全法,想通过大家集思广益找出路。

“那为什么不两个法子同时进行?”

族长听见刘启的话,杵了下拐杖,发出清脆的“啪”声,大家都看过去。

“先停一停,听听信启的说法。信启,你说说,怎么两个法子同时进行。”

对于刘启,族人都了解,从小就聪明,虽然学问不怎么样,但是脑子好使,点子多。族里的人基本都有受惠。刘启在十四岁时就在现有的曲辕犁基础上,通过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使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十五岁又改进了现有的水力筒车,在一组齿轮的基础上增加到了三组,做出了水转翻车,使水车不但可以提水,还可以带动水磨,磨面、磨豆腐。

十六岁组织族里的小孩,制作藤甲,虽然现在还没用过,但是这次兵灾在即,立马显示出之前耗费桐油做的藤甲之宝贵。

“躲到山里,山里的狩猎据点不够住,守的话,又有可能全族…嗯…”刘启在这里不知道该怎么措辞。

“死绝”刘礼高接了一句,“你接着说,这些大家都清楚。”

“是”刘启停顿了一下

“那如果一部分人躲出去,一部分留下来守呢?”

“这个人怎么分?”刘礼升问。

“守的话,需要的是壮丁,妇孺和老人作用不大,最多只能做些后勤工作,所以青壮留下来守。”刘启继续说道:“剩余的妇孺老人进山躲。这样堡子既有人守,外面的地也有劳力拾掇。而且…”

刘启再次停顿了一小会,见大家都看着他,就鼓起勇气继续说:“而且就算青壮不测,妇孺也算是给刘家堡留了苗。”

听到这里,祠堂里沉默了下来。

“大家对这个法子有啥看法?”刘礼高对在场的人问道。

“也是无奈之举了”周先生说道。

周先生是刘家堡私塾的先生,安平十七年来到刘家堡,是刘主薄的同窗,一直定居在刘家堡,一边教学生,一边攻读,不过这么多年一直没考中进士,这些年已经基本放弃了。

“是啊,留点苗,有苗不愁长。”

“对,刘家堡不能断了根。”

这时,族长站了起来。

“行,就按信启说的来,不过我觉得有一点不合适。妇孺可以进山躲,老人就不了,留下来给青壮做做后勤,进山也是浪费粮食。”

“这怎么可以,信启不是这个意思……”刘父立马站起来说,应该是怕这么决议了,刘启会背上不孝的名声。

族长举起一只手打断了刘父的话。

“这是我的意思,不是信启的。”

“哎”,刘父了解族长的性格,如果他决定的事一般很难改变。

“好了,就是这个法子,40岁一下的妇女,20岁一下的孩子进山躲,其他人留守堡子。现在同意的举手。”

族长说完后自己先举起了手。

两位族老互相看了看,也举起了手。

下面的族人也陆陆续续举起手。

等到举手的人超过大半,族长站起来杵了下拐杖。

“啪”

“同意的人过半,此次议事就此决定。后面我会依照决议再做细致安排,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估计今晚没几个人能睡着吧,看着族人陆陆续续散去,刘启心里想到。

“信启,你留一下。”

“唉”,刘启应道,随后跟随三位族老进了后面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