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左光斗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资历高,而任工部郎中后做事也认真负责,最后却在陈所闻以下(品阶一样,左高于右),便以为是为东林出身所累。他一咬牙,便欲效杨涟登出声明,反出东林。结果被他弟弟左光明劝住了。
左光明道:“杨涟因李三才之事和东林人生分,特别是与王洽两兄弟一直不和,早有反出东林之意,此时刊登声明,顺理成章。而三哥此前一直与东林人牵扯不清,便是与杨涟也有过不同意见。此时效杨涟而行,则天下人会以为三哥是想阿谀皇上,只怕会得不偿失。不如平日里与东林断绝,不再与他们掺合,慢慢地就淡了断了,皇上自然也会看在眼里。”
左光斗对他作一揖道:“多谢八弟提醒,为兄太过于在意,反而没有八弟看得分明。”
左光明回了一礼道:“三哥,我们农事科实习期尽,愚弟在三哥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的时候教授说过,实习后如果要行水利之事,便要一人负责一条江河的治理,到时弟便是三哥麾下之将了,到时还要多多指教,有错便要指出,不要顾及愚弟的面皮。”
左光斗笑道:“这个放心,有功不会埋没你的,有错也不会给你遮掩,对了,陈左侍郎的公子也在你们农事科,和你不是一级的吗?他好象没有在实习之列呀。”
左光明道:“陈公子年纪尚小,教授不放心他到地方来实习,而是让他和几个年纪小的同窗去整理徐教授,哦,就是徐阁部的农书,说这本书非常重要,是以后农部的指导性书籍。”
左光斗道:“徐阁部在万历三十五年丁忧时,便开始试着种各种作物,而万历四十一年时,又在天津垦殖五年,写了许多与农事有关的文章,他认为以前的农书语焉不详,早就想要写一部包罗所有的农书,只是自皇上登基后,便一直受重用,辗转于户部吏部及内阁,自然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书了。如今既然有农事科的学生帮助,只怕很快就能成书,到时为兄就可以拜读大作了。”
左光明道:“徐阁部一直受皇上重用,现在还是阁臣兼任天官,如此重职,有明一朝实在罕见。听说是因为在陛下潜邸时便与其熟识,所以才会有如此际遇。”
左光斗看了他一眼道:“光明,当今皇上不是一位以亲近与否来决定重用程度的皇帝。兄弟这两年寻思,陛下有一喜一恶,喜者,擅长于做事,做实事的人,恶者,空谈而又拉帮结派也。为兄以前便是争国本,争三案,且以东林为重,便是犯了皇上大忌,所以便被赶出朝堂。然为兄又精于水利,做得实事,便被皇上委以北方水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