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偏偏惹尘埃(1 / 2)

我不是天王 何未满 2383 字 4天前

“接下来我还想确认一件事。”

沈欢没有去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那些人的工作,直接面向罗明海又说道:“按照罗先生你的说法,你们在为我工作的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究竟一共创作了多少篇这样的文学作品?我是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成熟完整、优秀的文学作品。”

罗明海看起来对此早有准备,没怎么想就答道:“不到二十篇。”

沈欢点了点头,“数量似乎并不算多。”

罗明海看起来有些气愤,“文学创作又不是生产线作业!这些作品都是我们呕心沥血的产物,是我们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要是换做你自己,一篇也写不出来!”

沈欢没有接话,而是转头询问起了那些坐在一旁的文化圈大佬们。

“吴先生,你们对于这个创作速度怎么看?是快、是慢还是正常?”

吴清晨看了看沈欢,没有立刻接话。

他们其实也不知道沈欢想要干什么,只是因为层层关系和利益推动的结果,他们今天才会坐在这里。当然,他们也早就跟对方坦白过了,他们坐在这里只会有什么说什么,如果沈欢想要他们配合他、帮助他去歪曲一些事实的话,恕他们无法做到。

所以吴清晨又是跟左右的人商讨了几句,这才回应了沈欢的话:“你们产生争议的那些作品,我们也都是看过的。实事求是地说,那些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古典文学上的造诣非常深,换做是我的话,也不一定能写得出来。”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观众们听到这里,对于那些争议作品的直观印象更加深刻了:连这位白马书院的副院长、中国知名的文学大家都说自己不一定能写得出来,那些作品看来确实是非常优秀了。

吴清晨又接着说道:“别说在一年时间里了,就是在十年时间里能够写出来这些作品,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绝大部分人更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因为文学创作更多的时候还是要看天赋、灵感和积累。所以如果说这些作品是在一年时间里创作出来的话,那也是相当惊人了,作者的才华毋庸置疑。”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才补充道:“如果说非要给它们定义一个快慢的话,那这个创作速度无疑是相当快的。”

他的这番说法,确实是相当中立了,只说“作者”,绝口不说这“作者”究竟是沈欢还是罗明海他们,这样的话,不管这件充满了争议的事情到最后的结果是如何,他都不粘锅,相当睿智。

得到了吴清晨的肯定回答后,沈欢又重新看向罗明海,说道:“这样的话,那我们平均一下,就拿一年365天来计量,折算下来,平均18天左右创作出一篇这样的文学作品,罗先生你愿意确认我的这个推算结果吗?”

罗明海想了想,说道:“不能简单地这么算,灵感爆发出来的时候,可能一天冒出好几个想法来,但如果灵感枯竭了,也许一个多月两个月也没有半点进展。另外,这跟作品的长度也有关系……”

沈欢打断了他的话,“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的意思是,放到一年这样的一个时间维度里,平均18天创作出一篇这样优秀完整的文学作品来。”

罗明海又想了想,勉强点了下头,“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

沈欢很满意,点了点头,突然说道:“那如果说让你们2天,或者3天拿出一篇这样完整成熟、并且如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持续一年的时间,你们能够做到吗?”

这下子不止是罗明海连连摇头了,就连旁边坐着的那些文学大佬们也都是纷纷摇头,以一种像是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沈欢。

“这根本不可能!”

罗明海斩钉截铁。

吴清晨这时也忍不住说道:“沈先生,你对于文学创作可能还是有一些误解。就像罗先生所说,文学创作这东西并不是工业生产,更不是流水线作业。单单两三天的时间,想要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来已经是非常惊人了,更何况是连续整整一年的时间保持这样的高强度创作?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说到这里,吴清晨看向沈欢的眼神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吴清晨也是人老成精了,他不会盲目跟风、轻易地对一件事下判断,所以在他自己心目中,对于沈欢的代笔事件也是保持着一个中立态度的。毕竟很多事情就算是亲眼看到,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他还没有亲眼看到过,只是听媒体上那么一说呢?

这也是他今天愿意来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本身对于这件事究竟是怎么样的,也有些好奇,今晚说不定能看出点蛛丝马迹来。

而他感觉自己现在就看到那些蛛丝马迹了。

沈欢的问话在他看来非常无知,完全是不懂文学的发问。

这个身处舆论风波中的歌手究竟知道不知道,他贴在微博上的那些作品有多么的精彩优秀?那样的作品,一生中能够写出来十篇已经是才华横溢,差不多要耗尽毕生心血了,此生也已经足矣,怎么可能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源源不断地往外生产呢?

那些作品真的会是这样一个不懂文学的家伙写出来的?

从目前来看,事件真相好像越来越像是如罗明海所说了。

沈欢却是不管吴清晨心中怎么想的,锲而不舍继续发问:“那如果是人多的情况下呢?比如说,就像罗先生他们一样,这么多人一起进行创作?因为在影视圈中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就经常是好几个编剧一起写,整体效果往往会比一个编剧写要好。”

吴清晨又是摇了摇头,“就如沈先生你所说,那是剧本创作,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诗、词以及散文,两者从本质上来说是不一样的。剧本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像是搭建房屋、构建框架,自然可以齐心协力,而且它最终的呈现是通过影视剧表现出来,人们并无法直观地看到这些内里的骨架是怎样一副模样,但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些文体,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思想的抒发,其作品本身就是统一的,最终也不需要通过外包装来呈现在受众面前,是直面受众的,两者是不同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人数上的叠加并无法有助于作品质量的提升,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的经验、技巧和灵感。否则的话,若是人数的单纯叠加就可以提升作品质量,那为什么世界上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如此的少呢?”

吴清晨所说的,也是他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保持中立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觉得“文学工作室”这样的形式或许能够生产出一些平均水平的商业作品,但是像《逍遥游》这样优秀精彩、令他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的作品,绝对不是单靠人数的优势就可以叠加出来的。

到这种层面上,靠的完全就是天赋和才华了。

所以他对罗明海他们也是存疑的,只不过从目前他所看到的情况来看,比起这个看起来好像不太懂文学创作规律的沈欢来,好像还是罗明海他们更加靠谱点,因为他还记得罗明海之前所说的那句话呢。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他非常喜欢这句话。

和沈欢相比,好像还是罗明海他们更有文学才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