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不成仙了(1 / 2)

晋颜血 上林春 1651 字 8天前

杨彦拱手问道:“请问老神仙如何称呼?”

这位老神仙捋着胡须,两眼微抬,望着屋顶,一副不屑与你多说的样子。

这个逼装的让人挺无语的,杨彦看向了许杰。

许杰嘿嘿一笑:“此老姓陆,吴郡陆氏庶出,自幼修仙求道,广传善法,有弟子数百,于三吴民间颇有名望,其名讳无人得知,世人皆尊称为陆老神仙或陆师君,杨郎你身为丹阳人士,竟不知陆老神仙高名,小心陆老神仙施法降罪于你啊!“

这话要反过来理解,陆师君的面色一沉,哼了哼。

杨彦会心的向许杰笑了笑,便朝陆老神仙拱手:”原来是陆老神仙,杨某失敬,不过对于陆老神仙所言,某不敢苟同,老子曾云: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其婴儿,便如未经雕琢之璞玉,宁静平和,清净无为。

又云: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

这其中的婴儿,乃生命之始,对世界的繁复与嘈杂一无所知,处于淡泊宁静,不为世事所累的混沌状态。

老子并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由此可见,复归于婴儿,乃道之极,可得大逍遥、大自在、大圆满与大解脱,陆老神仙怎能妄言世间无人得证,阴长生仙人既为仙,必明个中至理,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揣测。

再如你说,圣人亦不达至,呵呵,那杨某反问一句,可读过《老子五千言》否?

老子云: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其中的孩,即为婴,意指反璞归真,淳厚质朴的状态,老子已说的明明白白,你又怎敢妄言圣人不得大逍遥、大自在、大圆满与大解脱?“

”你……“

陆师君的脸一阵青一阵白。

身为天师道师君,不可能没读过《老子五千言》,但是在义理的理解方面,南方不如北方,南方天师道夹杂了些诸越的巫术仪式,北方则多与经学相结合,而古代又不如现代。

毕竟现代的各种道家典籍,无不集古籍之大成,又有历朝历代的名家注释,还有专人从宇宙、量子、生命、乃至维度的角度诠释道经,五花八门,面面俱道,信息大爆炸。

也许在思维的深度上,杨彦自认稍逊于许逊、鲍靓等天师道天师,但是在知识的渊博方面,他谦称第二,世间无人能当第一。

这就是穿越者的底气,各种理论可以信手掂来。

而陆师君这类人搁在现代,就是一个大师,精于包装之道,蒙蒙普通人还可以,碰到杨彦这种有真才实学的,就蔫了。

葛洪、鲍姑、鲍靓、许逊等人都是意外的面面相觑,杨彦还真在道法上有研究啊!

葛慧娘更是扯着巧娘小声问道:“巧娘,杨家郎君是否时常手释道卷,苦读不缀?”

萧巧娘摇了摇头:“妹从未见郎君读过任何道典。”

“这……”

葛慧娘讶异的望向杨彦。

“哼!”

陆师君冷哼一声:“空口白话,谁不会讲,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反璞归真回归婴儿?“

杨彦哈哈一笑:“法不轻传,陆老神仙莫非不明此理?”

陆师君这次没再多说,以他自己为例,传法需要弟子拜师磕头,摆下香案祭天,以他的身份,绝不可能向杨彦行弟子礼,况且在他私心深处,已经把杨彦与自己归为了同一类人。

杨彦又向上看去,鲍靓隐有所思,分明是被自己的先声夺人唬住了,于是拱了拱手:“鲍老神仙,杨某略通歧黄之术,愿为鲍老神仙诊脉。”

鲍靓浑身一颤,杨彦这话就是暗指自己的身体有恙,急需诊治,要是换了之前,铁定是勃然大怒,想自己即将成仙的人,怎么可能有病呢,但此时已不同,杨彦提出的大逍遥、大自在、大圆满与大解脱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也反思起了自己的过往与种种不足,对成仙的信心有了动摇。

葛洪和鲍姑相视一眼,急问道:“贤侄,丈人可是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