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一般,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之后,接下来的一件事,让崇祯再次的勃然大怒。
崇祯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大雪刚刚停了不过两天,但是天气依然是阴沉沉的。
乾清宫内,到处是点燃的火炬,散发出一阵阵的暖气,让崇祯刚觉到了一丝温暖。
一旁的王承恩、曹化淳二人,此刻正在两边站着,看着坐在上面认真批阅的崇祯,两人时不时的加一些木炭进去。
但是,正在认真批阅奏折的崇祯,突然将一份奏折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大胆”
崇祯大喊了一声,整个乾清宫都回响着,一旁的王承恩和曹化淳两人,突然间一动也不敢动。
“王承恩”
崇祯阴沉的声音传来,王承恩不好耽搁,当即对崇祯说道:“奴婢在。”
“把信捡起来,告诉朕为什么?”崇祯的声音依然是非常阴沉。
王承恩此时满脸茫然,但是却也非常害怕,他只能听从崇祯的意思,将奏折打开看了起来。
只见奏折是御史范静文写的,但看到上面的内容的时候,王承恩浑身不由得颤抖了起来。
“皇上明鉴,这绝不是奴婢做的,还请皇上明鉴。”王承恩跪了下去,冲着崇祯求饶道。
这奏折是御史范静文弹劾户部尚书倪元璐的,本来这没有什么,但是这上面弹劾的原因,却是倪元璐一开始写给崇祯的密信。
也就是被崇祯认为倪元璐是在欺骗他的那一封密信,而那一封密信,除了倪元璐本人,就只有崇祯和王承恩看过。
这让崇祯不由得怀疑了起来,毕竟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
王承恩此时也明白这件事的可怕,皇上可是最反感内官与外官联系,一旦有联系的踪迹,无论官职大小,一律都是杖毙。
所以,此时的王承恩自然是无比的害怕。
崇祯生气之后,也平静了下来,认真的思考着整件事情,最后决定,此事绝不能放过,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曹化淳”
“奴婢在”
一旁沉默不语的曹化淳,看到王承恩的模样,心里自然是非常爽的。突然听到崇祯喊他,便当即跟着王承恩一起跪了下来。
“朕命你去彻查此事,凡有牵连者,一律杀无赦。”崇祯脸色狠狠的说道。
“是皇上”
“下去办吧!”崇祯摆了摆手说道。
“是”
一声令下,整个紫禁城便开始了崇祯继位以来,第三次血洗。
自今天之后,紫禁城接下来的十天,每天都有最少十几具的尸体从里面抬了出来,整个紫禁城人心惶惶。
直到周皇后的到来,才使得崇祯下旨停止了这次的血洗。
看着周皇后的大肚子,让崇祯的杀心平静了下来,虽然自己名下已经有了二个儿子,但是他明白,如果用身份来算的话。
周皇后肚子里的这一个,才真正算是自己的,所以崇祯此时自然是对周皇后宠爱有加。
周皇后虽然不明白崇祯为什么要再次血洗后宫,但是基于上两次的事情对她的印象来看,他是不希望再出这样的事情的。
于是,这件事便就这样结束了,对于范静文的奏报,也被崇祯压了下来。
但针对倪元璐的事情,并没有这么快就结束,直到崇祯三年十一月一日这一天的朝会,才真正的爆发出来。
“上朝”
随着王承恩大声的喊出这两个字后,百官开始将袖子里的手拿了出来,向金銮殿走了进去。
刚一进金銮殿,众人便感觉到了一阵暖气迎面扑来,在外面冻的瑟瑟发抖的众人不由得精神一阵。崇祯这时也身着龙袍走上了龙椅。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徐光启,面无表情的说道:“今遇百年难一遇的天气,钦天监和工部一定要对各地的雪患了解清楚,及时汇报朝廷。”
“是皇上,臣遵旨。”
崇祯听过之后,点了点头,雪灾本来就是天灾,是人为控制不了的,只能让他们将各地的雪灾汇报清楚,让后再根据灾情去处理。
崇祯正要再次说话,没想到这时徐光启再次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有要事要奏。”
“爱卿请说”
对于徐光启,崇祯还是了解的,一般说话都是跟兵器火器、皇家学院有关的。
“启禀皇上,臣请调西洋传教士汤若望、邓玉函、罗雅谷等主持火器的研究与制造,并且担任皇家学院的忌酒。”徐光启当即认真的对崇祯说道。
只不过他刚刚说完,朝廷之内便议论纷纷,对于这些传教士一些礼部的官员都有接触。
在接触过程中,礼部官员认为他们的教义实在是有违儒家的忠君思想,所以对于他们的任用都是比较慎重的。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明朝的一些官员,通常有自己是天朝上国,而他们不过是蛮夷的思想,对他们的学说什么的,非常的看不起。
所以,徐光启刚刚说完,便有御史站了出来,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岂有学习西夷之技的道理。臣以为不妥。”
这时礼部尚书吴宗达也站了出来,对崇祯说道:“皇上,臣曾经和这些西洋传教士有些接触,他们所穿教义,实在是有违孔孟之学,实在是蛊惑百姓之举,所以臣以为当慎重为上。”
徐光启这时再次站了出来,对另外两人说道:“臣以为,无论是汉人还是西洋人,只要是对大明有利之人,都应该重用。
皇上应该效仿先贤,唯才是举。至于西洋教义,只要控制得当,则不成问题,臣请皇上准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