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依做了回复,他向共和国开出了二十万泰勒的结盟条件。卡齐米日很想答应下来。因为只要消灭了眼前的哥萨克大军,乌克兰的战事就可以彻底的平定了。二十万换一个乌克兰,这笔买卖对于共和国来说还是划算的。
可是作为一个共和国,国王是没有征税的权力的,这个权力属于议会。卡齐米日只能将***·格莱依的信送去华沙,交由议会讨论。
如此一来,结盟的事情就又被拖了下来。
唯一令卡齐米日感到欣慰的是,他那位堂弟瑞典王国的国王卡尔十世回信愿意给予共和国以帮助,并送来了军粮。
也正因为如此,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提议修建的防线在修建了不到五分之一后便被闲置了下来,而那些召集过来的民团也因为农忙被遣散了。
对于能够省钱的事情,议会一向是不遗余力支持的。
期间,哪怕斯特凡·恰尔涅茨基多次提出防线必须建成以及更加的完善,可是却都如同泥牛如海,杳无音讯。
终于斯特凡·恰尔涅茨基的预言不幸成真了。瑞典王国在七月十日通过了入侵波兰共和国的决议,七月二十一日,瑞典军队跨过了两国的国家线。
随着波兹南和卡利什两个领地在强大的瑞典军队面前不战而降,卡尔十世入侵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的门户已经大开。波兰共和国终于引来了四面楚歌的危险境地。
消息传到布拉茨拉夫前线,卡齐米日国王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
在会议上,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等贵族统领人心浮动。那些领地在华沙和克拉科夫左近的贵族们强烈要求退兵。与之意见相反的则是那些领地在乌克兰的贵族们,他们的领地已经沦陷了七年之久,每一天他们都迫切希望打回去。
“国王陛下,华沙和克拉科夫所在地区是我共和国之精华。我国能在两条战线与哥萨克酋长国和沙皇俄国对峙,全有赖于两地。保住了华沙和克拉科夫,共和国才有能力度过危急。”
关键时刻,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这位总兵自请前往克拉科夫担任总兵,防卫瑞典军队的进攻。而这座城市原来的总兵则是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将军,他见有人自愿和自己调换更是求之不得,马上在御前赞同斯特凡·恰尔涅茨基。
会议最终的结果,由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担任克拉科夫总兵部署那里的防御,扬·斯科热杜斯基则返回兹巴拉日阻击扎波罗热哥萨克的追击,而卡齐米日国王则率领大军回师保卫华沙,击退瑞典军队的进攻。
继“大瘟疫”后,“大洪水”又即将侵袭这片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