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枭雄谢世十(2 / 2)

听说只是几个议员不同意,皮德罗率先松了一口气。他大大咧咧地说道:“那可是国王,万乘之尊,只要他一句话,议员反对有什么用?难道波兰的议会还能把国王送上断头台啊。”

谁知,听了这话,娜塔莉大大地叹了一口气:“在我们国家,议员的反对或许不能把国王送上断头台,可是却能否决他的一切提案。”

原来,波兰共和国的的议会与其他国家的议会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实施的是“一致同意原则”,即一项法案必须得到在座所有议员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这是为了体现所有贵族的平等地位而设立的规定。

早期,这是一项比较民主健康的规定,即便有少数议员反对,他们也会被说服或退缩,这样法令还是可以通过。在共和国的中前期,“一致同意原则”还往往被聪明的国王灵活的转变为反对者反对的决议无法通过,其他决议可以通过的规则,这样瑟姆依然可以相对健康有效的运行。

真正的变化开始于扬·卡奇米日国王当政时期,而始作俑者便是那位叛国身死的雅努什·拉齐维乌亲王。

在1652年2月到3月的议会期间,当时的共和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而扬·卡奇米日国王也正在进行扩大君主权力的改革,许多议题争议很大,迟迟无法得到通过。

激烈辩论持续了42天,议会成了拥王党和贵族派为主两大派别对垒的战场。立陶宛的拉齐维乌家族历来坚持立陶宛的独立,反对任何强化波兰王权的改革。立陶宛的大贵族雅努什·拉齐维乌更是贵族派的领导者。

塔尔凯地区的国会议员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是雅努什派系的一员,他自然不遗余力地反对国王的意见及相关决议。

3月11日,当扬·卡奇米日国王提议延长议会的时间。这本是个很正常的提议,可就在这时,一声爆呵平地惊雷般响彻整个大厅。

“我不同意延长!”

说话的便是那位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议员。说完话,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便自顾自地离开了议会。

顿时的,整个议会厅鸦雀无声。没有人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走出了议会厅的大门,议员们才反应了过来。那些雅努什·拉齐维乌派的贵族们都站了起来。有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带头,他们误以为这是大亲王的意思,于是一个个也纷纷离场。

在这种情况下,当天的会议被迫中止。

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从此开创了一个记录——这是波兰共和国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有人行使“自由否决权”。

尽管国王与其他议员对瓦迪斯瓦夫·西辛斯基后来进行了严厉的指责,但后者还是达成了他的目的,因为这是合法的。

这之后,行使自由否决权否决自己不喜欢的决议便成了家常便饭。哪怕是国王这一派的议员们,在反对者提出对自己不利的提案后,也会纷纷行使自由否决权加以阻挠。

而自由否决权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所代表的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全票通过。一个提案,哪怕99个人同意了,一个人不同意,那么这个提案就是无效的。

比如说:彻辰在议会上发起一项娜塔莉是波兰共和国的美女的提案,与会的99%的议员都说娜塔莉是美女,可就有那么1%的瞎子说娜塔莉不美。那么这个议案的最后结论就是娜塔莉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