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节(1 / 2)

人才奇缺呀!

现在,贾昌道忽然听到有人说,金陵大学有一个不满21岁的年轻人,古书画修复水平不亚于孙教授,这怎么能不让他兴奋?

什么不着急?不存在的!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这个向南,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让孙教授如此不吝夸赞?

这种迫切的心情,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好像洞房花烛夜时,皮带的卡扣突然卡死了。

更可恶的是,买的皮带太高级,居然还剪不断……

……

向南的家离金陵大学不远,骑自行车也只需要十五分钟的时间。

等他来到孙教授的办公室时,才刚刚过去二十分钟。

“孙教授,我来了。”

向南恭敬地向孙教授打了个招呼,以后才朝坐在一旁的贾昌道微微点头。

看着脸不红气不喘,表情淡然的向南,贾昌道也在心中暗赞:“不疾不徐,稳重大方,确实是一个好苗子。”

能够从事古画修复行业,稳重、耐心、心细是必不可缺的,太过跳脱的人,也不可能忍受得住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一年的古画修复工作。

说他是好苗子,也只是第一眼的印象。

贾昌道好歹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不可能因为孙教授的一句话,就坚信向南就是个古书画修复大师。

一切还要等考验结束以后再说。

贾昌道正想着,孙教授就开口了:“那幅画带了吗?”

“带了。”向南点了点头,将身后的背包取了下来,“在包里。”

“不用取出来了。”

孙教授说着,又朝贾昌道笑道,“走吧,去书画修复室。”

贾昌道站起身来,点了点头:“好,孙教授先请。”

向南背着包紧紧跟在后面,他也没多问,该他知道的,老师自然会告诉他。

书画修复室就设在文物系一楼,是专属于考古文物系里的,其他院系也用不上。

推开书画修复室的门,两张红色的长方大案依次排开,修复中的书画摊在案心。

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排笔、毛刷,对着长案的白墙已经泛黄,上面贴满了修复留下来的纸边,已有二三十层厚了。

向南平日里一有空闲,就会跟着孙教授在这里修复古书画,时不时地,还要到金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去工作几天,那边的修复室比学校的更大更宽敞,现代化设备也要丰富许多。

但古书画修复和其他文物修复不一样,除了材料分析需要用到现代化设备外,清洗、揭背、托心、隐补、全色的过程则只能依靠手工。

即使现在的科技已经有最新的成果,也不会贸贸然地使用在书画修复上。

这也是古书画修复行业人才凋零的一个重要原因,太磨人了。

贾昌道进门之后观察了一圈,暗暗点头,对孙教授说道:“那现在就开始?”

“嗯,开始吧!”

孙教授也知道贾昌道时间紧张,也不多说废话,转头又对向南说道,“把我拿给你的那幅画拿出来,就在这里修复吧。”

“哦。”

向南应了一声,将那幅画重新从背包里拿出来,放在其中一张长案的案心铺展开来。

随后,他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盆子,从保温壶里倒了半盆开水放在一边。

紧接着,向南从墙架上取下一个排笔,蘸饱了开水后,小心地滴淋在古画上,不停地淋洗着。

用开水洗画芯!

这一幕如果让外人看到,肯定会惊得跳起来。

纸不是最怕水的吗?

怎么还用水来淋洗古画?

而且,用的还是开水!

可孙教授和贾昌道却是面色平静,这场景他们的眼里,再平常不过了。

用开水刷古画算什么?还有人在清理古画时,用水泡呢!

实际上,水洗书画,只是针对画芯上的尘染烟熏、水渍、茶渍、轻度霉斑等污渍,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古已有之。

从古文献记载上来看,在唐代时,就已经有书画修复装裱师利用清水洗画了。

而根据古书画的创作材料、污损情况不同,利用水温、水流不同,去污力不同的原理,再结合作品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浸泡、热水烫洗、淋洗、冲洗等多种水洗书画的方法去污。

向南之所以选择用滚烫的开水清洗画作,也是利用高水温的强去污性,除去古画画芯上多年沾染的灰尘污渍,以及纸张在潮气的侵蚀下产生的霉斑。

说来简单,实际操作却需要谨慎万分,因为古画本身就很脆弱,再用热水一浸透,很容易就会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