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1节(1 / 2)

“我爹也在,我娘刚刚去世了。”

说起这些,薛铁的眼圈又红了,“我们是从北平逃难到这里的。”

何东国一听,顿时激动了,连忙问道:“你爹呢?快带我去看看!”

薛铁擦了擦眼角,就带着何东国等人来到村外,车子依旧停在那里,薛钊博听到枪声以后,就躲进车厢去了。

见到薛钊博之后,何东国一脸激动,拉着他的双手说道:“恩人,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你!”

何东国带着家人从北平离开后,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是到了山城之后,亲戚早就不在人世了。如果没有薛钊博多给的二十多块大洋,只怕用不了几天,他们一家人就要饿死街头。

后来,何东国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这才算是将家人给安置好。至于为什么他现在会在抗战游击队,何东国却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

薛钊博早已认不出何东国了,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几天后,何东国带着薛钊博父子,来到了一处偏远山区的小村子,几乎算得上是与世隔绝。

在这个地方休养生息了半个多月,薛钊博的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薛铁也终于忍不住了,对老爹说道:“爹,我想参加游击队,打鬼子!”

原以为老爹会反对,不料薛钊博只是沉吟片刻,便同意了,他一脸慈爱地看着薛铁,声音略略有些沉重:“你娘临走之前,说让我好好照顾你。可如今这世道,国将不国,命如草芥,我一个老头子,又怎么能照顾好你?你长大了,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的。”

一番话,听得薛铁鼻子微酸,好容易才没掉下泪来。

爹真的老了。

第二天,薛铁就随着何东国出去了。

薛钊博站在村口的大树下,一直望着儿子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收回目光。

他的怀中,还放着四册《古诗源》,原本要还给何东国,但他不要,说卖出去的东西,绝不收回。

薛钊博也知道,实际上,何东国是担心自己死在了鬼子手中,这古籍也会落在鬼子的手里,到那时候,就真的收不回来了。

薛钊博又想起了老伴,他没有告诉儿子,他的老娘是生了病,但绝不致死,是她自己不吃不喝,生生将自己饿死的,只为了多省下一口干粮,在这漫长而又没有尽头的逃难之路上,给他和儿子,多一份生的希望。

站在树下,薛钊博热泪长流。

儿子去打鬼子了,但他却不在乎自己的手艺会不会失传。

国之不宁,消失的何止是一门手艺?

他渴望知道的是——

这多灾多难的祖国,何时才能强大昌盛?何时才能有一处平静的乐土,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再仓皇逃难,因饥饿而相残?何时才能让百姓们,能够守护住自己心中的希望?

……

看到这里,向南再也看不下去了,胸中激荡难安。

过了良久,他才在心里,对薛钊博,也是对自己,轻声却很坚定地低语:

“这盛世,如您所愿。”

“您所向往的世界,我看到了。”

“您所保护的一切,我们都记得。”

“您的不舍,我来传承!”

第47章 老孙发飙了

在那间茶室里又坐一会儿,向南总算了平复心情。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惋惜。

这就是历史。

真实的历史,总是触目惊心。

他为自己感到庆幸,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里,有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环境,有一个温馨又充满温情的家,有一对深爱自己、自己又深爱的父母。

这些,都来之不易。

懂得过去的不易,才会珍惜如今的安宁。

他又伸手轻抚了一遍这四册《古诗源》古籍,这才起身离开了茶室。

荣宝斋的俞老板正和钱昊良坐在楼下,两个人也不知在聊些什么,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

看到向南下楼来了,俞老板连忙起身,笑着招呼道:“向专家,这么快就下来了,这才半个小时都不到呢。”

向南笑了笑,很客气地说道:“已经看过了,还要多谢俞老板的成全。”

“嗨,客气什么,咱又不是外人!”

俞老板摆了摆手,又邀请道,“向专家今天是第一次来,中午就别走了,我请您和钱爷吃个便饭。”

“俞老板客气了。”

向南婉言拒绝道,“一会儿我还要回故宫博物院那边有点事,吃饭就算了。这样,下次我再来,我请您和钱大哥吃饭!”

俞老板还要再劝,钱昊良这时候也插话道:“俞老板,一会儿真有事儿,得赶紧回去。您都说不是外人了,有饭吃还会跟您客气不成?”

俞老板见状,只好作罢,又说道:“那说好了啊。下次来,下次我带你们去一个好去处,那里面的饭菜,啧啧,绝了!”

“行,来了跑不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