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28节(2 / 2)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孙福民在魔都古陶瓷修复中心里,并不认识什么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隔行如隔山。

哪怕都是文物修复行业,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仍然是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行当,不认识对方太正常不过了。

也正是因为此,孙福民所能知道的,也就是刘其正知道的:

向南在魔都学习得很顺利。

至于如何顺利,学到什么程度了,那真是一无所知。

事实上,即便是有人告诉他们,向南学习到哪个哪个修复工艺了,估计孙福民心里也会是茫然一片。

不说完全听不懂,至少心里面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看着坐在面前的向南,孙福民不禁有些感慨。

向南是他三年多前,从金陵大学考古与文物系上百名大一新生中发掘出来的。

实际上,一开始,他只是想找一个帮手,做点小杂活,并没有想过要刻意去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

然而,几个月之后,孙福民突然发现,向南在古书画修复中,有着超一般的天赋,很多修复工艺和修复手法,他只需要看个一两次或者两三次,就能够做得像模像样。

这一下,孙福民才开始重视起来,并且下意识地着重培养向南。

而向南也没有让他失望,仅仅三年的时间,他的古书画修复技艺就已经达到了国家级专家的水准。

这就是天赋。

但天赋往往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孩子。

就比如说,他的数学能够轻而易举地拿到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那么,150分卷的语文,他考个11分,似乎也可以理解。

因此,当向南在古书画修复技术达到巅峰之后,转而去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时,孙福民在鼓励的同时,心里面也暗暗给自己打了个底:

也许,他也是个偏科的孩子呢。

第181章 你的确是偏科了啊

“老师,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去长安了。”

向南当然不知道,孙福民在这一瞬间,脑子里居然转过了这么多念头。

对于老师,他是敬重的。

因此,有什么稍稍重要一些的事情,都会提前跟孙福民说一声,“1月中旬的时候,长安那边有一个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江老师替我报名了。”

孙福民愣了一下,我刚刚还担心你偏科呢,你就告诉我你要去参加技艺大比?

你在魔都跟江易鸿教授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好像也没多久吧?

两个月?

我怎么感觉你在古陶瓷修复方面的天赋,比在古书画修复方面的还要好?

过了好一会儿,孙福民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道:“这事儿我听说了,是华夏古陶瓷协会牵头主办的,咱们金陵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也有人要去参加。”

顿了顿,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就是赵子和的那个徒弟,吴江,你也认识的,他跟赵子和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也有三四年了,技术还是不错的。”

“嗯,我认识,他是我师兄。”

向南点了点头,心里默默地记了下来,一会儿还要去赵子和赵老师家里看看,毕竟自己跟他也学了一个月时间的古陶瓷修复基础。

孙福民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才学了两个月的古陶瓷修复工艺,真的要去比赛?”

换作以前,参加就参加了,重在参与嘛,修复技术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熟能生巧,练习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熟练了。

就算输了也不丢人,就当见见世面也好。

可向南现在身份不一样,他可是古书画国际级专家,如果在这次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中输了,别人可不会管你究竟是只学了两个月,还是学了两年。

他们只会看到你输了,然后将这结果无限放大。

向南以这么年轻的岁数,成为了古书画修复专家,本身就已经很招人嫉妒了,一堆人就等着你犯错呢,现在向南去参加比赛,赢了还好,输了的话,那不正好给了别人攻击你的借口吗?

看看,嘴上没毛就是靠不住!

刚刚在古书画修复方面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忘了自己是谁了,不好好待在修复室里修复古书画,反而去学什么古陶瓷修复,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得意忘了形,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天才,什么都是一学就会?看看,这下子露馅了吧?外表光鲜,肚子里其实都是草包!

……

孙福民都不用刻意去想,就能猜得到那些人会用怎样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向南。

他担心的不是这么言语攻击。

他担心的是,向南会承受不了这种言语攻击,从而一蹶不振,那问题就大了!

孙福民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心里对刘其正更是怨念满满:

我把向南放在你身边,你就是这么看护的?

要不是向南这次来看我,说起了这件事,我都还被蒙在鼓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