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43节(1 / 2)

“所以我就努力地花钱,每花完一笔钱,我就很有——嗯,对,就像你说的那样——很有成就感!”

向南:“!!!”

你对成就感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

朱熙除了说话有点不着调之外,居然和向南聊得还挺不错。

晚饭结束之后,两个人还互相留个电话号码,加了微信,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

这一幕看在朱远舟的眼里,感觉很欣慰。

朱熙这小子,终于长大了,也知道自己叫他来的良苦用心了。

看看,他这不是和向南的关系搞得挺好的嘛!

如果他知道朱熙之前的那一番关于“成就感”的言论,估计会气得喷出一口老血来。

第二天,向南陪着老师江易鸿在楼下吃了早餐,正想着要不要出去走走看看时,放在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顿时笑了起来。

居然是赵波打来的,都不用猜,肯定是吴茉莉告诉他的。

想想也对,赵波当初在京城跟他们一起修复《千里江山图》时,就对湘楚博物馆的吴茉莉一见钟情。

从此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赵波几乎成了吴茉莉的应声虫,她说什么都是对的。

估计现在就算是回了各自的博物馆,赵波也肯定隔三差五就会给吴茉莉打电话。

前几天,吴茉莉还问了自己是不是要来长安参赛呢。

除了她,自己认识的人里面,也没谁跟赵波有接触了。

想着这些,向南已经摁下了接听键。

“向南吗?我是赵波,去年一起在京城故宫修复《千里江山图》的赵波!”

电话那头,赵波的声音一如既往,显得很朴实。

“赵大哥,我没把你给忘了,不用介绍得那么详细。”

向南一想起去年的那段日子,就感觉还在昨天,他笑道,“我昨晚才到的长安,赵大哥你消息挺灵通的啊!”

“啊?你已经到了?我……我酒店都还没预订好呢。”

电话那头顿时响起了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赵波有些慌乱地说道,“我本来还想问问你啥时候来呢!”

“这得怪我,我早应该先跟赵大哥说一声的。”

向南连忙自责了一句,想了想,他又说道,“这样吧,赵大哥,中午一起吃个饭,咱们也好久没见了。”

“好,好!”

赵波连连应和,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中午我请客啊,不然回头又要挨骂!”

“嗯?谁骂你?嫂子吗?”向南打趣了一句。

“没有,没有,你不要乱说啊!”

赵波赶紧否认,呵呵傻乐,“那咱们中午见啊!”

挂了电话,向南想了想赵波,又想了想吴茉莉,忍不住摇头笑了起来。

修文物他还能帮得上忙,这种事,他可没这本事帮。

中午和赵波吃了一顿饭之后,向南又开始闭关了,朱远舟已经按照江易鸿的要求,给向南找来了两件破损的古陶瓷器物,让他做比赛前的练手之用。

实际上,在朱远舟看来,向南如果真有闫思远所说的那种水平,完全不需要再练什么手了,随便修修,都能拿个第一。

但他哪里知道江易鸿和向南的格局,他们师生二人的目光,永远不可能放在一场小小的比赛之上。

他们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实力,学无止境。

只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为文物修复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两天之后,元月18日,华夏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198章 除非他开了挂

华夏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是由华夏古陶瓷学会和陕省文物局联合主办,长安市人民政府和长安博物馆承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今年是第一届。

华夏古陶瓷学会,和华夏文物学会一样,同样也是全国性学术团体,但它主要从事的是古陶瓷的科学研究工作,其成员除了博物馆里的古陶瓷研究人员和修复师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民间的大收藏家。

实际上,国内的收藏家们,包括那些收藏古玩等待升值的人,大部分都是古玩爱好者,对自己所收藏的藏品品类,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虽然说喜欢收藏古玩的,不一定都是精通古玩鉴定;但精通鉴定古玩的人,那大大小小肯定都是收藏家。

这次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的举行,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部分收藏家们提议并且出资赞助而促成的。

原因就在于,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腾飞,老百姓的口袋里也越来越有钱了,近些年来,有不少人都将目光投入到了收藏艺术品行列中来,海外拍卖会上,常常一掷千金的,大部分都是我们华夏人。

就比如2010年,在不列颠伦敦郊外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意外创下华夏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而买家则是一位神秘的华夏人。

而之前提到过的故宫“瓷母”,它的另一个“孪生姐妹”,清乾隆御窑多色釉大瓶,也是以1.5亿元的天价成功拍卖。

据称,该拍品为电话委托竞得,买家来自华夏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