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他当爹了(快穿) 第218节(2 / 2)

王小妹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这样的场景,她似乎已经经历了无数次,但这一次,她不想继续下去了。

邵瑜说道:“女儿想挣钱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吗?堂堂正正挣钱,你为什么不愿意?”

邵大春又重复了一遍,只是相比较之前的被动重复,他此时也发出了和这些话一样的疑惑。

虽然他不知道刘桂芝在做什么,但也能看出来,刘桂芝一直在做的都是正经事,每天缝纫机从早用到晚,做出的成品衣服也不少,这些显然都是能换成钱的。

王庆民和邵瑜熟悉,王小妹和邵家人其实也很熟悉,她以前总觉得刘桂芝活得太辛苦,既要照顾家里,又要顾着邵大春在外面的面子,还要防着邵大春时不时脑子发昏送温暖。

但这几天,邵家发生的变化,其他人可能都没有她发现得那么快。

邵瑜醒了以后,刘桂芝不再每天都是愁容满面的,反而经常能看到她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朝着城里跑,带回来一堆布料。

村子里两个女人也时常朝着邵家跑,王小妹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刘桂芝在做什么。

相比较之前,如今的刘桂芝可以说的上是意气风发,自己谈成了服装厂的订单,自己又拉着不少人一起开工。

而今天,王小妹也看到刘桂芝一直在掐邵大春。

即便疼得几次叫出声来,但邵大春依旧不敢转头说老婆一句不是,就连公爹,都站在儿媳妇这一边。

王小妹很羡慕如今的刘桂芝。

城里的生活固然让人向往,但她却很清楚,她进城是给夫家当使唤丫头的,城里的繁华压根就不属于她,张家的好处也是要给她侄子的,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这一切,对于她来说,其实还没有刘桂芝的恣意诱惑更大。

王小妹不知道邵瑜醒来后的转变,只以为邵家的种种变化,是因为刘桂芝谈成了服装厂的单子,她手下开始带着人单干。

王小妹知道如果女人有钱,在婆家就可以横着走,她只以为刘桂芝也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此时觉得,是不是自己挣了很多钱,就能得到父母的重视,在家里得到和哥哥一样的地位。

刘桂芝并不知道小姑娘心里的想法,但还是竭尽全力帮助她,朝着她说道:“你要是在家里住不下去了,嫂子给你找地方住。”

王父喊道:“我家女儿是要嫁进城里的,怎么能跟着你们后面当使唤丫头!”

邵瑜说道:“这都什么世道了,你还以为是旧社会呢,如今人人平等,哪有什么使唤不使唤,你说这样的话,是不是要将闺女送进城里给人当使唤丫头?”

王父立马反驳道:“你胡说什么呢,我闺女才不是被使唤的。”

“一口一个嫁进城里,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乡下人?”邵瑜继续带节奏。

村民们也纷纷起哄。

“是啊,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

“早就听说王老汉费尽力气,都要将闺女嫁进城里,问他他还不承认,现在可招了吧。”

“我也听说了,王老汉还逼着闺女给城里老太太洗脚,王老汉一家伺候那城里亲家,全都是鞍前马后,就连耽误农活都不在乎。”

一群人围着王父说过不停,骗骗他此时还跪着,天然就低了一头,这样子活像是受到万人谩骂一般。

王父再也受不了了,他从地上爬了起来,又将老婆拉了起来,恶狠狠瞪了邵瑜父子一眼。

邵瑜说道:“人家想这么想,就让他这么想,反正他觉得只要闺女能进城,就是给人使唤丫头也值得,而如果留在村子里,哪怕有一份工作,闺女还是没用。”

邵大春重复完这番话后,忍不住朝着王父道:“王大叔,您这样想就不对了,主席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家就全靠桂芝撑起来的。”

邵大春虽然挺好面子,但此时想着自己要是能挽救王小妹,让她变得和自己老婆一样有出息,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便忍不住将家里的事越说越多。

他说得越多,便将自己吃软饭的事情暴露得越厉害。

众人表面上:“桂芝这么厉害呀。”

但是私底下:“邵大春这个软饭男。”

邵大春丝毫不知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名声,此时已经毁得差不多了,但刘桂芝的名声,却在无意中扭转了很多。

刘桂芝那里一直缺人,但本村除了两个人,其他人都不愿意搭理她,她只能不辞辛苦去隔壁村找人,这样倒是大大增加了她的时间成本。

原本家里女人接点零工,能够补贴家用,其实是一件大好事,但就是因为刘桂芝“不贤惠”的名声,很多人家都不愿意自家的媳妇和刘桂芝接触,这才导致她在本村招不到人手。

“桂芝,你那里还缺不缺人?我家娃他娘也有个缝纫机,正好她也有时间,可以给你帮忙。”有村民试探着问道。

刘桂芝如今正是缺人的时候,自然不会拒绝。

有一个人开头,后面又陆续有几个人问了起来。

刘桂芝甚至都没有想到,她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招到人。

偏偏王父还在一旁大喊着骗人,说刘桂芝这是在害人。

也许是王父喊得太过斩钉截铁,倒是有不少人犹豫起来。

刘桂芝求助的看向邵瑜,面对这样的局面,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邵瑜低声说道:“你试着告诉他们,给你工作,能获得什么好处,又要面对什么样的风险。”

如今是八十年代初期,已经有不少人试探着开始经商,因而刘桂芝这事,其实算不多多么出格,村里人对她最大的质疑,也是在担心她的能力无法胜任。

面对许多不信任的目光,刘桂芝深吸一口气,说道:“乡亲们,我知道我这是第一次出来单干,但我却不是第一次接这样的零工活,所以我对这个做法已经十分熟悉,甚至也亲自验证了很多遍。”

“做工的成本材料,是厂子里提供的,不需要参与的人额外提供成本,而到底能够挣多少钱,也全靠勤奋,多做一件衣服,就多挣一份钱……”

刘桂芝此时因为没有经验,所以说得磕磕绊绊的,但很快,她就想起自己曾经成功和厂长谈成订单,她当时也是像现在这样紧张,但却还是成功将事情谈成了。

一想到自己过去的成功,刘桂芝逐渐放松下来,面对着村民们疑惑的眼神,刘桂芝从一开始的紧张磕绊,慢慢变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