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记 第29节(2 / 2)

折枝记 蜂蜜薄荷糖 3980 字 7天前

朱雀帮她换上,扶她坐在矮塌上,将一个灌好汤婆子塞进她怀里暖着,才与琥珀一同收了那榻上染脏的被衾与茵褥,重铺了床。

阿素捧着汤婆子,见朱雀与琥珀正抱着被褥向外走,屏后珠帘一掀开,李容渊迈入室内,一片清朗。他似方沐浴完毕,乌发放下来,只着一身素色中衣,饮澜以巾帛为他擦干湿发,阿素不经意撇见他领口一片肌肉线条流畅的胸膛,顿时别过头去。

她如今身有月事不洁,自然不能再留在这里伺候,于是小心走下矮榻,然而刚迈出一步,便听李容渊淡淡道:“过来。”

阿素僵在那里,看着朱雀领着琥珀等一众人都退了出去,知道李容渊是唤自己,只能抱着汤婆子小心翼翼走入帷幕之中。她站在榻边,李容渊捏着她的手腕将她拖上榻。

像是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般,李容渊从身后将她搂在怀里,他发间带着新鲜的水汽,湿润好闻。阿素被紧紧按着贴在他胸膛上,背后一片滚烫。李容渊的下颌正压在她肩上,垂眸埋首她颈间,静默了片刻,忽然无可抑制地大笑了起来。

连他也嘲笑自己,阿素心头一阵不平,忽觉怀中的汤婆子一瞬被抽走,李容渊俯在她耳畔,含着她的耳珠低声道:“……还痛吗?”

他的手正从腰间探入她衣内,一片温热悉心贴在她小腹柔嫩的肌肤上轻轻按揉,指腹上的薄茧微微有些粗粝,阿素面上一片灼热。

第51章 暂息 细腰不盈一握

即便再懵懂, 阿素也知如今这般太过亲昵,颈间热气蒸腾,她只觉难耐, 却挣不脱。偏李容渊神情专注,掌心正熨帖在她小腹之上,与她说话的语气一本正经,倒让她羞愧自己多虑。

他的体温比常人高些, 按揉的力度拿捏地刚好, 阿素觉得小腹之下的抽痛稍解,放松下身体,有些昏昏欲睡。朦胧间想的是如今不比以往,以后还要注意男女之防,然而抵挡不住失血后的困意, 在隐隐的除夕爆竹声之中, 歪倒在身后之人怀里睡了去。

漏箭浅浮,残夜褪尽, 除夕之后便是元日,若春之华日之晓, 一切都是崭新的。先前阿素曾央着朱雀在元日里领她去慈圣寺上头香,据说有位得道高僧曾在那里开俗讲,可去感受大德吟哦,经语满堂。

然而她醒来躺在床上,只觉身上比昨日更加不爽利, 小腹坠痛直不起腰来, 只得把这行程也取消了。身边已没有李容渊的身影,因今日大朝,皇帝在含元殿召见百官与外邦使者, 他自然是要入宫参加大祭。

趁四下无人,阿素忍着不适回悄悄回了自己的静室,琥珀将新裁的一身孔雀罗齐胸裙与她换上,配的是绉纱上襦和缀珠的诃子。如今她已成人了,自然不能再做女童打扮,琥珀这会又是欣喜,又是忧虑,与她梳了一个双璎髻。

阿素跪在瑞兽葡桃镜前端详自己,眉目若画,唇间一抹樱色,她只觉明艳,连自己都有些动心。阿素抚着胸口忧心地想,五娘命格弱些,生得如此美貌,恐压不住。

方收拾停当,朱雀已经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药来,是昨夜鲜于通开得方子。她苦着脸端着碗将药喝了,朱雀又端来一个小盅,阿素闻着香味接过来,发觉是红枣茶。朱雀望着她笑道:“是补气养血的,娘子趁热吃了吧。”

阿素面色微晕,小小尝了一口,那枣茶是用大食国产的蜜枣烹制,香甜可口,果然很对她的口味。然而阿素没料到这一世自己这痛经之症竟如此严重,喝了药虽有一股暖流在小腹微微徘徊,然而不一会便又被坠痛击垮。见她脸色不好,琥珀扶她去榻上躺着休息。

望着流云般垂下的帐幔,阿素却忽然睡不着了。身边空空如也,似少了些什么,不知李容渊现下在做什么……怎么想起他了,阿素裹着被衾翻了个身,赶走这个念头。现在宫中定然热闹非凡,往年阿娘总会带着她入宫觐见,少不得能在她的阿婆窦太后那里讨些珍奇的玩意。

看在阿娘的面上,她的那些皇子表兄们与公主表姊们向来让着她,有什么好吃好玩的肯定要她先挑,倒是永仙有时会和她争一争,而阿樱却乖得很,只是在一旁看着。想到此处阿素不由叹了口气,如今已物是人非,那样的日子只留在前尘的记忆里。

而正如阿素所想一般,元日的大朝散后,依例皇帝要到清思殿与太后请安。自从得知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不幸早夭,窦太后头风又发,景云帝在年前斋戒沐浴三日为母亲祈福,此时在清思殿中将亲自抄写的《法华经》供于紫檀香案之前,才缓步走到后殿帷幕之内。

此时太后榻前已经聚集了起众内外命妇,见陛下亲临,纷纷起身。景云帝跪坐于卧榻之旁,握着太后的手贺新禧,却被窦太后挥开道:“可查出眉目了?”

一旁的安泰知道窦太后问的是阿素落水一事,在众人皆以此事是意外而盖棺定论之时,窦太后却坚持其中定有微妙,安泰不由叹息,阿娘执政多年,未免太敏感了些,若是有人要害她的宝儿,她怎么会轻饶,只是事后她也命长子仔细查过,那落水的马车全无异样,大约真的是场意外。

今日是新年之始,不适宜提这伤心事,见皇兄已是一脸不豫,安泰忍者犯起来的阵阵伤心,握着窦太后的手道:“原是我的宝儿福薄,没机会再多受几年阿娘的疼爱。”见她又要流下泪来,身边的阿樱偎依在她怀里举着小手为她擦泪,又望着窦太后道:“阿婆莫再伤心,不然阿姊在那边又怎能安心。”

窦太后望着阿樱叹道:“倒也是乖巧懂事。”说完命宫人取了亲手用五彩锦丝串好的春钱给她戴上。宫中原本有春日散钱的习俗,为的是取个好彩头。以往每年太后亲手串的五彩钱只独一份,是给阿素的,连诸位公主也没这个待遇,如今只因她说了一句话便得了如此殊遇,一旁便投来几道钦羡的目光。

更有些看好戏的目光落在一旁受冷的高皇后身上,她生了三位公主和一位皇子,然而膝下的嫡公主竟还未有太后的那位外孙女得宠。尤其今年,太后宁可将春钱赏了庶出阿樱,也没有赏给她膝下的公主,简直是大大驳了她的面子。

安泰知道高氏在阿娘那里受了气,向来隐忍,只不过是将仇都记在自己身上,只怕此时更甚。原先她有意退让,不与她计较,然而经历抄府一事她知道幕后之人自然包括高氏一门在内,她自不会退让,方才有意让阿樱到阿娘身边,便是要杀一杀她的气焰。

窦太后不喜欢这位继任的儿媳在宫中并不是一件秘闻,先皇后王氏是她为景云帝定下的,出身名门,端庄大方。然而并非生得妩媚,又不会柔以侍君,自然不得景云帝欢心。宫里的女人如水流进流出,虽夫妻不睦,但王皇后向来睁一眼闭一眼,直到高氏入宫,一切皆不同。即至王皇后被废,高氏稳稳坐上了后位,一直过了这许多年。

景云帝向来孝顺,然而这立后一事上却独排众议,连太后也无可奈何,高皇后自也知道这一点,向来不争一时,迎着众人看戏的目光上前,反拭泪道:“可惜少了永宁在身前,这喜庆的日子也冷冷清清。”

她演得情真意切,还真落下几滴泪来,安泰不由红了眼眶。眼见妹妹与阿娘又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哭做一团,景云帝忙沉声安慰,方才那小小微妙便也被揭了过去。

见太后身体不适,高后领众内命妇告退。回到长秋殿时,高后身边的尚宫忧心道:“方才见长公主的态度,似已与中宫生了芥蒂,若陛下真有意将十三公主许给靖北王世子,只怕她要受些苦楚。”

永仙是高后的心头肉,她自然知道景云帝此举是想缓和她和妹妹的关系,然而他要和稀泥,却要牺牲她的爱女,想到此处,终究意难平。见高后不语,她身边的尚宫又道:“中宫真的舍得将公主嫁到元家去?”

此时她最小的女儿,六岁的十六公主正抱着她的腿撒娇。高后叹了口气道:“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又如何不疼?只是永仙年龄还小,这婚事到时候做不做数还两说……”

她话音刚落,便听一个声音沉沉道:“哦?什么不作数?”

高后猛然回头,正见景云帝迈入长秋殿,她即刻跪拜道:“见过陛下。”她身边尚宫也一同伏拜,不敢再言。

景云帝自然已听到她的话,淡淡道:“这婚事朕已应下了,自然没有反悔的余地。”

见高后默然不语,景云帝淡淡道:“你当真以为,朕不知你做了什么?”

高后一惊,猛然抬头,景云帝叹道:“朕虽瞒太后,不代表朕什么也不知,小六做了什么,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朕皆一清二楚。”

高后松了口气,知道他说的是安泰之女落水一事,原来他已然知道永宁落水并非意外,而是死于她的儿子雍王与太子之间争斗。

他语气严峻,高后伏地原本瑟瑟,此时却忽然抬头道:“妾身一切皆是为了陛下,长公主之女是元氏最后的血脉,陛下疼惜不忍。而如今臣妾代劳,元氏绝嗣,陛下心头之患也可稍解。”

景云帝阴晴不定地望着她,她竟将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于是也只能明白道:“管教好你的儿子,朕在一天,便不会废太子。太子即便无才,亦无过,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朕已许你的够多,别的不要再惦念。”

说完振袖而去,虽是斥责,然而高后却知,她又胜一局。

待景云帝离去之后,高后屏退众人,帷幕之后转出一个低眉顺目的内侍,扶着她的手臂道:“如今陛下已起了疑心。”

高后叹道:“经此前一事,恐怕之后要暂避锋芒。”

原本她欲以刺客嫁祸裴家,再以兵甲一事挑起景云帝对元家的怀疑,进而彻底铲除自先帝时遗留下的两大外藩势力,然而没想到从一开始便似冥冥中有股力量在阻止她行事。先是她派去的刺客不知为何死在宫墙外,却有人李代桃僵去行刺,不但未事成,反而消除了裴家的嫌疑。而那些千辛万苦藏入元府的兵甲也被人偷梁换柱,反而折这郑任这条线,还险些引火烧身。这让她不禁有些警觉,看来大约要韬光养晦,安稳一段日子。

就在长秋殿中一片愁云笼罩的时候,李容渊已施施然离宫,策马向丰乐坊而去。他回到东苑,并未去自己的书房,而是去了离自己寝居不远的那间静室。

果然,他推门而入的时候正听到画屏之后榻上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敏锐捕捉到一个偷偷张望,又在听到脚步声后将自己埋进被衾里的身影。

李容渊暗自好笑,想必她在家等了一天,心中早已着急。然而他却不徐不疾,缓缓踱到里间,掀开帐幔,正见榻上之人背对他而睡,中衣蹭得散了,从领口隐约可见漂亮的蝴蝶骨,细腰不盈一握,他毫无犹豫地捏住她细瘦的脊骨,掌下温热的身体顿时一颤,又似无知觉,闭着双目睡得沉,只有颤动的长睫暴露出内心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