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戏开锣(2 / 2)

如果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处大戏的话,那么施特塞尔就是那个敲锣的人,锣已经敲响,戏就要开场。萨道义先生说中国和日本的战争是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的,从日本方面的准备来看,中国就算最终能取得胜利也必然要经过艰苦的战斗,这一场战斗可能会打的旷日持久。

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在这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再挑战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地位,他们的国力经过这次战斗之后将急剧的衰弱,特别是中国,战争会打断中国正在发生的经济奇迹,不管是输是赢,中国崛起的脚步都必然会被限制。

萨道义先生说大英帝国现在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一旦出现有利的时机,能够把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家伙都一巴掌给按下去,让他们以后必须再去过那种仰仗大英帝国鼻息的日子。

伦敦对萨道义的电报很是赞同,因为英国军方经过多角度的分析之后得出了结论是萨道义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中日之间想在西伯利亚分出胜负最少要打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日本已经投入了五十万部队,那四个岛屿上面的日本人还在拼命的动员,预计如果中国人采取行动的话,日本方面可以在半年之内让西伯利亚的日本军队增加到一百万甚至更多。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想打赢现在的日本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当然,日本想击败中国也是很困难的,他们将在战斗中把国家的元气耗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亚洲可以平静了。

哈密尔顿少将一直在关注着中国部队的一举一动,他给英国方面打了好几份电报了,在电报中少将说的十分清楚,中国部队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是力度并不是很大。维和部队中的中国士兵都是中国挑选出来的精锐,这些人是不会被战争左右他们的情绪的,所以很难断定中国方面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支持施特塞尔。

一出戏就是因为有很多悬念,所以才能吸引观众。而西伯利亚的大戏演员们的表演也是相当的到位,日本那大动作一个接一个的不断,仿佛是戏台上那叫嚣的十分厉害的反派一样。俄国人就是那被欺负的悲情角色,施特塞尔提着一把菜刀要去拼命,有点悲壮,有点苍凉。而中国就像那个侠客,看着日本欺负施特塞尔,却始终不拔剑,脚踏丁字步在那里一动不动。

谁都知道这个侠客迟早会动的,大家都在等。

李德彪是义勇军高级指挥员,他知道中国已经在做着出刀的准备了,而且这一次出刀,中国的招式将无比的炫丽,杨司令说了,要么不动,动起来就要亮瞎绅士们的那双狗眼。

如果说维和部队是杨小林对中国新的战斗模式的试探的话,那么这一次和日本的人的战争,这个模式将被正式的启用。

彪子有点郁闷,当初他费尽力气抢来这维和部队的司令,就想着这可能是新中国迈出国门的第一次战斗。当小日本也出兵俄国的时候李德彪真的非常兴奋,那个时候他以为自己有表演的舞台了,可是没有想到中国要组成志愿军队伍加入战斗,而志愿军队伍的司令官就不是李德彪了,是吴佩孚。

这让李德彪觉得很不爽,唱了半天的文戏,摆了无数个造型,等到真正吸引人眼球的曲目开始的时候,他该下场了。

下去也就下去吧,如果杨小林让他回东北,也许还能捞到表现的机会,可问题是杨小林说了,维和部队一天不解散,李德彪就得一天在这里当他的司令,东北那片就别惦记着了,人家随炳去了以后一切做的挺好。

彪哥有一种上错船的感觉,正因为他知道中国这一次战斗的模式将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才更加的懊悔,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当初怎么想的,为什么死乞白赖的非要来和这群洋人打交道呢?

李德彪的情绪非常低落,但是他没有办法。杨小林和李德彪说的清楚,让他在维和部队中挑选一些士兵抽调到志愿军里面去就可以了,志愿军需要一批到过俄国,并且和施特塞尔他们的队伍相对熟悉的人。

然后剩下的事情你李德彪就不用操心了。他的任务就是伺候好维和部队里面的这帮老爷们,这些人就是一面旗帜,以后有用的上他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