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到田显的回报,大怒道:“你楚国一天不杀田假,我齐国一天不发兵帮助你楚国打章邯!”
项梁这个人可是说话算数的。他说过不杀田假那就不杀田假,他不杀田假,赵国自然也不敢杀田角和田间。
但是项梁不砍田假,田荣也真地不肯出兵。
他派人回绝了项梁,果然是不发一兵一卒去追击章邯。
项梁听了,也大笑说:“齐国何必这样夜郎自大呢?没有你这颗臭鸡蛋,我们还不做槽子糕了?”
他本来想对田荣兴师问罪,又怕耽误收拾章邯的大事,于是暂且将此事搁下,但是心中已经有了疙瘩。
田荣真把项梁逼疯了,他这个人求不得,哄不得,更打不得,这下可怎么办呀?
他只得派人嘱咐项羽、刘三赶紧奋力进兵,早点擒住章邯,他也好早一点找田荣算账。
项梁本来希望楚、赵、齐三国合作共同对抗秦军。
项梁与张耳都不答应田荣的请求,于是楚、赵、齐三国联合对抗秦军的战略计划,就无法实现了。
却说项羽、刘三二人共同起兵追逐章邯。
章邯在濮阳听到他们进军的消息,分派裨将周类守廪丘,王武守甄城,以扼守楚军的必经之路。
楚军一到,两边就交战。
楚军屡战屡胜,秦军屡战屡败,被项羽连胜了八仗。
周类、王武守城不住,皆败归濮阳。
项羽正要继续进兵,突然听到项梁派人来了,告诉他,田荣已经来不了啦,以后都得靠他们自己了。
项羽生气地说:“不是我家武信君出于大义去解救他们的东阿之围,田荣兄弟俩怎么可能有在齐地重新称王的那一天。
现在他不仅不对我们感恩,反而把我们当仇人。
如果我是主事的人,一定派兵先取了他的临淄城,教训一下他们这帮忘恩负义的家伙,然后再往西去消灭秦国。”
刘三说:“武信君是个宽厚的长者,自然有他的打算,请小弟你不要担心。”
项羽怒气稍平,与刘三共同进兵,去与秦军作战。
当然后来是章邯击败了楚军,项梁也因此丧命。
在项羽看来,是齐国没有派兵相助,导致了楚军失败,间接害死了项梁,从此非常怨恨田荣。此是后话。
那么本章田荣与楚赵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
实际上田荣与楚赵之间的矛盾就是功绩派或者说实力派与血统派之间的矛盾。
血统派以“家天下”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他们认为这个国家本来就是我家的,是我祖宗传给我的,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由我来称王!
功绩派以“成王败寇”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你们主张的原来的那个国家已经被秦国消灭了,不存在了。
现在这个国家是我浴血奋战,一刀一枪拼来的,当然应该由我来称王!
我们说如果楚国的主事人这个时候还是陈胜的话,或许还真就听从了田荣兄弟的意见,把田假杀了。
因为陈胜是功绩派的代表人物,他看人从来不看血统出身,只看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他信奉王侯将相没有种,谁都可以当王。
要论出身,他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工出身,不是照样自立为楚王了?
他会认同齐国是田儋和田荣兄弟光复的,田假对此没有任何贡献,当然应该由田荣他们称王。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楚国的实际老大和名义上的老大都是相信出身和血统的人。
现在的楚怀王熊心就是因为他祖父是楚怀王才当上楚怀王的,要不他现在还跟在羊屁股后面吃羊屁呢!
项梁也因为大家看在他父亲是项燕这个楚国名将的面子上,大家才信服他,让他当了起义联军的首席老大,让他指挥所有的军队作战的。
他们两个都是血统论的既得利益者,你要他们去否认血统派的主张,确实有难度,因为那样等于要他们否定自己。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赵国。
如果现在的赵王还是那个平民出身的武臣的话,说不定他会站在田荣一边,因为他也是功绩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从平民靠干革命才当上赵王的。
偏偏现在的赵王是赵歇,他也因为是赵惠文王的孙子才当上赵王的,如果他否定田假继承齐王的合法性,那么他当赵王也就失去了合法性。
而且,这个血统论在当时还非常流行。
比如,秦嘉在陈胜失踪以后,就扶助楚王的后裔景驹上位。
周市在平定了魏地以后,要魏王的后裔魏咎当魏王。
后来魏咎死后,由他弟弟魏豹当魏王。
张良也扶持韩国王室后裔韩王成做韩王。
在当代,官二代,富二代也许有时候带些贬义。
但是在当时,官二代,尤其是王二代那是一块金子招牌,代表着人们对你尊贵身份的认可!
说不定你昨天还是田舍郎,今天就立马可以称王了!
在这个时候血统派和功绩派的矛盾还不是特别尖锐,还能够互相合作干革命,矛盾激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只有齐国一家。
因为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起义者和秦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血统派与功绩派大多采取了合作的态度。
等到秦朝被消灭,革命者之间瓜分革命胜利果实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才会集中地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