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晋阳城,北汉皇宫里,刘承钧跪在刘崇面前。
“父皇,儿臣有罪,没能拦住郭浩,如今他已经进入太原,直奔晋阳而来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刘崇叹了口气,道:“起来罢,事情我已经都知道了,这不是你的错,是那郭浩太狡猾,扔了很多会能发出天雷的石头,如此奇异的事物闻所未闻,难道他会妖术不成?”
刘承钧没有说话,这时一旁的大臣赵华开口道:“臣听探子来报,说那些会发出天雷的石头,是郭浩使用的法术,这次郭威派郭浩出来,就是因为他会这等法术,否则他也不会只带一万兵马!”
赵华说完,刘崇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难道是天要亡我大汉!”
郑拱闻言道:“陛下何须气馁,据臣所知,郭浩那法术虽然厉害,可是范围并不大,如今他兵临晋阳,我们已经无需保存实力,何不发全国之兵,与之决一死战。
那郭浩就算再厉害,臣就不信杀不死他,只要杀死了郭浩,周军将的攻势就会土崩瓦解,届时大汉的危机自然解除。”
赵华和郑拱,都是刘崇的心腹大臣,一个是户部侍郎,并居宰相,一个人中书侍郎,二人总管北汉政务。
“二位爱卿,你是说咱们倾全国之力,和郭浩拼了,可是如果他如果躲在后面,还用那天雷法术,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崇目光看向杨衮,杨衮低头不说话,太原之战他损失也不小,由于他都是骑兵,爆炸声让不少战马受惊,将士控制不了战马,如果郭浩继续用法术,杨衮是拒绝的。
北汉十二州,和大辽一比天差地别,而且高勋出发前曾嘱咐过他,如果周军势大,不用和他们拼命。
如今郭浩一路高歌猛进,打的北汉毫无还手之力,唯一一个像样的将领张元徽,此时还在家中躺着,刘承钧不过一文人,和郭浩根本没法比。
杨衮其实已经做好准备,契丹援军不来,他会保存实力,一旦北汉覆灭,他是不会留下殉葬的。
刘崇看出了杨衮的心思,叹了口气。
“也罢,我不忍高祖社稷沦丧,于道义而言又不能屈服于郭威,这才不得已而称帝一方。
人如今郭浩大军来袭,只希望能与你们勉力共复家国之仇,否则我算是什么天子,你们又算是什么节度使?”
几位大臣闻言施礼:“我等愿为大汉效死!”
刘崇见士气可用,心下稍安,立刻安排人调动兵马,护卫京都,同时命令刘承钧率领一支人马,然后夹击郭浩。
郭浩毕竟只有七千人,加上三千俘虏不过一万人,不过仓促间刘崇也聚不起来那么多人,郭浩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
“快,都跟上!”
周军此时已经接近晋阳城,一路上没有什么阻拦,之前还担心榆次和清源的援军,结果两县的县令听说郭浩来了,纷纷龟缩不出,甚至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主要是刘崇的统治时间太短,各地还没有归属感,而且他的政策很残暴,很多百姓都是迫于胁迫,根本不是真心效忠。
而且,郭浩的炸药包太吓人了,很多侥幸活下来的汉军,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但是郭浩心里毫无波澜,他只有这样做才能震慑住汉军。
事实上经此一战,郭浩已经出名了,在汉军中他不到武力非凡,还残忍嗜血。
郭浩仅用了两天就来到晋阳城下,城上守军不少,看到周军都莫名的紧张,尤其是看周军在组装投石机,有的人都不敢留在城墙上。
“慌什么慌,我们城里有一万人,还怕守不住晋阳么!陛下如今就在宫里,他会和我们一起守住晋阳!”
宣辉使陈光裕刚说完,刘崇就带着诸位大臣来到城上,众将士立刻行礼。
“陛下来了!我等见过陛下!见过皇上!”
这年头皇帝终究是大人物,普通的百姓或者士兵见了,都是有些激动。
刘承钧跟在刘崇旁边,远远望去军营的高台上站着一个人,一身玄衣手拿鹅毛扇,正在往城上看。
“父皇,那个人就是郭浩!”
刘承钧对郭浩的印象太深刻了,之前就是郭浩率领一支周军,正面重进了汉军的大营,刘承钧正好看到他。
“他就是郭浩?你不是说他是个武将么?而且还如此年轻!”
刘承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陛下,郭浩本职是郭威帐下军师,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