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死后,这个传统也没有被取消——没过几年,奉常就会遴选适龄儿童,组建新的唱诗班,在刘邦的高庙日夜吟唱。
现如今,奉命出征,镇压悼惠王诸子叛乱的关中子弟兵凯旋而归,刘弘自然是要做出一番姿态,来彰显关中子弟兵,在汉天子心中的地位。
而大风歌的内容,也能勉强和凯旋之师搭上一层关系——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自也能翻译成:威加海内的壮士,锦帽貂裘还了乡。
在童子吟唱声中缓缓来到灞桥前,绝大多数北军将士的头都高高昂起,脸上写满了自豪。
那一双双深可见底的鼻孔,仿佛是在告诉前来围观的长安百姓:这,就是北军丈夫的待遇!
看着自己的子弟兵雄赳赳、气昂昂的走来,围观的长安百姓脸上,也都无一不带上了自豪,和嫉羡。
“大丈夫当如是哉!”
也有不少壮年男子,见身旁的小崽崽满是崇拜的踮起脚尖,不由怜爱的将爱子抱到脖颈之上,不忘怜爱的教导道:“且看,入军为卒,便是这般风光!”
听闻父亲的教诲,无数小崽崽在这一刻发下誓言,立下志向:有朝一日,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汉卒!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纯粹自豪的人了。
城外的人群中,包括何政在内的数百位老者,看着远方整齐的阵列,不由做作的捋着胡须,看似云淡风轻的‘自语’着:“好小子,果然没有辜负吾之期许!”
嘴上如是说着,但那数百老者脸上,早已被按捺不住的自豪和喜悦所充斥;脸庞上的褶皱,在那抑制不住的笑容拉扯下,显得更为皱巴。
便是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凯旋将士阵列最前端的灌婴,却是一副面呈若水的表情。
“大风歌···”
作为汉室开国老臣中资历最老的人之一,灌婴心里实在太清楚,大风歌的‘创作背景’了。
高皇帝十二年初,冬十月,淮南王英布(黥布)举旗造反,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为了镇压淮南王叛乱,高皇帝刘邦,踏上了最后一次御驾亲征的征程。
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英明神武的高皇帝大败谋反的英布,但导致高皇帝轰然倒塌的那支流矢,也恰恰是在这一次战争中,刺入了刘邦的身体。
班师回长安的路上,大军经过刘邦的龙兴之所:丰沛,刘邦照例召集了丰沛百姓,以及昔日好友、长辈,大摆酒宴十数日。
而大风歌,便是在酒宴最后那几日,高皇帝刘邦在席间所作。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一切,都仿佛如同往日一样美好:高皇帝依旧那么给力,依旧那么骚包的在乡亲们面前显摆。
但大风歌的最后一句,却是将当时在场的灌婴、郦商,乃至于周勃、樊哙等武将,从十数日的狂饮中惊醒!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谁是猛士?
又是哪个猛士,接受了刘邦‘守四方’的命令,而没能完成?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自然是随刘邦建功立业,而后分封为诸侯,却谋逆叛乱的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韩王信等异姓诸侯。
但如今,汉室除长沙王一脉之外,已再无异姓而王者;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听到那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让灌婴下意识一惊,旋即陷入忧虑之中。
“莫非,是要老夫告老还乡?”
带着疑惑,灌婴终于来到刘弘地面前,当着长安百姓之面缓缓跪拜下来。
“大将军颍阴侯臣婴,参见陛下。”
叩拜过后,灌婴直起上半身,对刘弘再一拱手。
“臣,幸不辱命!”
随着灌婴一声掷地有声的拜喏,远处围观的百姓,也不由自发的呼嚎而起。
“大将军威武!”
“颍阴侯神勇!”
“大汉万胜!!!”
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天空,整个天地间,就仿佛只剩下一个声音:大汉万胜!
却见刘弘微不可见的一皱眉,旋即亲切的将灌婴从地上扶起。
“颍阴侯功勋卓著,力挫谋逆之乱臣贼子,朕心甚慰。”
言罢,刘弘便拉过灌婴的手臂,向着御辇走去。
“大军凯旋,朕令奉常拟以迎师之礼,颍阴侯何不随朕同至北阙,以睹锐士之风采?”
·
“唔~”
待刘弘和灌婴的身影出现在北阙之上,整个长安城,顿时被一阵庄重的嚎叫声所占据。
而后,便是作为代表的北军将士,次第从横城门而入,顺着华阳街,径直向未央宫北宫墙的方向走去。
但看着远处的将士一点点靠近,灌婴的面色顿时一紧,旋即孤疑起来。
宫墙之上,也响起那婉转厚重的秦腔:祭辞。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
“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宁;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
在这哀伤的吟诵声中,灌婴终于看清,那列队进入长安城,来到未央宫北宫墙的北军将士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那一个个方形的木盒,以及木盒上盖着的白布···
——那,是此次悼惠王诸子叛乱之中,阵亡于沙场之上的将士遗骸!
随着进入长安城的将士越来越多,那熟悉的秦腔祭辞,也逐渐响彻整座长安城。
无数百姓不自觉的张开嘴,随着那厚重婉转的旋律,轻唱着那祭奠亡魂的祭辞,以表达自己的哀伤。
甚至有不少人,如后世天安门外观看升旗仪式的爱国之人一样,留下了悲壮的泪水···
“此,皆吾汉祚之阵亡英烈,吾汉室之英雄也!”
待那数千个盛有将士遗骸的木盒,被北军将士托举着来到未央宫外,刘弘那青涩的嗓音,让响彻天地间的秦腔祭辞嗡时一止!
而后,便是刘弘那孑然而立的身影,出现在长安城百姓,北军将士,以及满朝文武面前。
在这万众瞩目之下,刘弘缓缓举起双手,在身前合为揖,又缓缓弯下腰,向宫墙外沉沉一拜。
直起身,刘弘的面庞之上,便自然地带上了那流不尽的泪水。
“吾汉家之丈夫,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今朕以眇眇之身,以临天下元元,战战兢兢,以获保宗庙。”
“——英烈之心,万不可寒;之后,亦不可贫贱!”
“诏命:凡死王事之英烈,皆追进爵三级;其家中父母双亲,于年节赐酒肉、布帛,年五十以上之烈属,赐几杖!”
“功臣义士之后,入上林苑以组幼军;待国朝有后,储君获立,另为太子亲军矣!”
说着,刘弘便满目悲伤的回过头,那高昂的嗓音,却丝毫看不出难过的痕迹。
“兹尔颍阴侯婴,任之以为皇帝太傅,教朕以兵家之事!”
“待来日,朕当亲执三尺剑,提兵北上,以逃天地之不臣,以全吾汉家英烈之遗志!”
言罢,刘弘面无波澜的望向目瞪口呆的灌婴,自然地伸出手。
“既班师回朝,亦不复为大将军,颍阴侯或当以兵符相献,以全君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