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长安三军(2 / 2)

盖因为原北军的存在,将整个关中与刘汉政权牢牢绑定在了一起——皇城由关中子弟兵组成的北军守护,这让关中百姓对刘氏的向心力时刻保持在水准线之上!

刘弘以蓝田都尉,取代原北军地位的宏图能否成行,便直接影响到汉室在关中的统治地位,以及关中百姓心中的威信!

至于柴武所言,刘弘也能大致明白:今年参加冬训的,大都是刚十四五岁,第一次参加冬训的青少年。

而刘弘在知晓此事之后,依旧将蓝田都尉的打算道出,其意图也很明显了:无论如何,蓝田都尉都要在冬训结束后拉起框架!

从柴武略有些严肃的神色之中,也能看出:刘弘这个指令,多少有些让人为难。

“若臣所料无差,陛下拟立之新军,当以关中今岁所训之卒为卒?”

得到刘弘点头默认之后,柴武便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臣以为,陛下欲立此新军,则徒耗钱粮数载,而新军无有大用。”

“而今关中粮草尚缺,陛下此举,恐将加朝堂之重者甚呐···”

言罢,柴武便稍一拜:“臣斗胆,请陛下三思。”

对于北军的状况,柴武可谓心知肚明。

——当初陈平、周勃将刘弘软禁在宫中,致使刘弘不惜发出衣带血诏,唤飞狐军入京勤王的时候,柴武可是亲自到的长安!

对于诸侯大臣共诛诸吕之事,以及前段时间,周勃率军强攻未央宫一事,柴武也有着一定的了解。

在柴武看来,北军的问题,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规则,而不自知!

按照制度,军队调动,必须要虎符加诏书双层验证,才能调用!

就连柴武当初率飞狐军勤王,严格意义上,也是能算着‘谋逆’的!

结果北军可倒好:先是在诸吕之乱中被周勃裹挟一次,而后被眼前这位小祖宗裹挟一次。

到柴武率军入关勤王,又被周勃连哄带骗的把天子软禁于未央宫;前段时间,居然还无可救药的攻打了未央宫!

说实在的:北军到现在还没被撤裁,也就是因为北军士卒‘俱乃关中良家子’,而让眼前这位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没有尽数遣散而已。

即便没有撤裁,在经过这一长串‘政治错误’之后,北军实际上,已经是一副花架子了——哪怕真有仗打,眼前这位恐怕也片刻不敢让北军,脱离自己的控制。

从这个角度而言,重新建立一个以关中子弟为班底的新军,倒也是个好办法——关中人的心安抚住了,北军这个烫手山芋也扔了,两全其美。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在建立一支新部队,实在不是时候···

哪怕刘弘没明说,柴武也能大致推算到:既然新立的蓝田都尉,是为了取代北军而设立,那编制,自然是要参考北军的框架。

——北军在最巅峰时,可是有七部校尉,战员共计一万四千余众!

如果真要建立一支战员上万的新军,那光是军费,每年就是数以万万钱!

按一万四千人算,一年吃掉三十五万石粮米轻轻松松,这就是将近三千万钱。

——这还只是吃,还没算那些真正的大头!

既然是长安卫戍部队,士卒总得甲胄齐备,弓剑齐整吧?

一个士卒所需要配备的全套武器军械,哪怕是按少府的成本价来算,那也是数千钱;一万四千人,这就已经是近一万万钱了!

武器军械发了,总不可能不损坏,维修养护、替换补充,又是多少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开销黑洞:军饷。

光是按照寻常士卒每月百二十钱的最低标准起算,一万四千多人,一年就又是将近两千万钱。

除了基本的军饷,还有大量的中高层军官,需要高额的俸禄供养。

七部校尉,光是食禄千石的就是十四人;每部校尉又各四队司马,就又是二十八个食禄六百石的位置。

虽然越往下,军官的俸禄就越底,但在俸禄降低的同时,需要发放俸禄的军官,却也随着等级的下降,而呈指数式陡增!

再加上平日操演时,所需要消耗的肉类,这样一支部队的维护,每年不花去三万万钱,根本就玩不转。

三万万钱···

——前年一整年,国库自天下农税所得的全部收入,也才十八万万钱而已!

今年农税又被减半,国库的收入,将很可能不足十万万钱!

拿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出来,建立一个短时间内根本没用的军队?

在柴武看来,这根本就是刘弘‘何不食肉糜’,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要知道作为大将军,柴武是天然具有‘向朝堂伸手要军费’的义务的!

真要让刘弘建起这么一个军队,将来国库却拿不出足够的军费,那柴武在汉室军界,可就要威严尽丧了···

如是想着,柴武便沉吟片刻,方试探着开口道:“莫不如,待虎贲军撤裁,亦或国库充盈之时,陛下再拟此新军之事?”

如今的虎贲军虽只有四部校尉,但每年的军费也妥妥维持在一万万五千万钱左右。

既然蓝田都尉是为取代北军而设立,那不如干脆将虎贲军的编制撤掉,军费空出来给蓝田都尉用!

每年一万万五千万钱,已经是蓝田都尉所需的一半,剩下一半,柴武拼着老脸不要,也总能从国库抠出来。

闻言,刘弘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虎贲军,断不可撤裁。”

“蓝田都尉,亦当速立。”

直接浅显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刘弘便淡然一笑,望向身旁的王忠。

“去将麦粉交于东厨,以制麦饼。”

说着,刘弘便饶有兴致的望向柴武。

“待食过麦饼,大将军或可知蓝田都尉之军费,当从何而来。”